第(2/3)页 最上层的渠道商也就到安江市,市内也就只有两块五的价格,虽然差了一倍,但是没有人想着可以把龙虾卖到东江市里。 “有赚头,但是还不够。” 吴奇还是想要明白明年龙虾大爆发的缘故,即使他已经可以在其中喝一口汤了。 他的第一站是东江大学的图书馆,有了安泉的借书证,他直接找前台的大叔,询问需要的资料。 大叔年纪不小了,个头看起来很高,穿着橘黄色的海魂衫,头发花白,正在电脑前玩纸牌游戏,也许看管图书馆的工作真的很无聊,果然能看管图书馆出头的,还是要看人啊,有的人可以成为一代天骄,有的人可以成为深藏不漏的绝世高手,而这位大叔还是好好玩纸牌吧。 淡水小龙虾的所有资料都查找了一遍,果然可以找到几本相关的书籍,还有不少期刊。仔细筛选之后,发现一本海洋大学出版的虾类习性全集中有很大篇幅简绍了小龙虾,先找到了书架,比较偏门的书籍,这本书也没有多少人看过。 小龙虾的习性不多说,在没有百度百科和维基百科的时代,你就是需要这样的查找资料,然后又查到了一篇东江农业大学本科毕业论文,关于小龙虾规模养殖的研究,不过一篇本科论文,这个家伙的实验数据也就是自己用鱼缸养殖了十几只龙虾,完全不能参考,但是这个足够细心的本科生,记录了龙虾的独特习性,然后他大胆的假设这是美洲小龙虾到东亚后的进化选择,就这样瞎几把扯,他的导师居然让他过了,差评…… 耐着性子这样阅读了许多的资料,很多重复无用的资料,让吴奇下定决心,以后有钱一定要组建一个秘书部门,为自己过滤大量的无用资料。自己可不是那些重生人士,自己的优势在于不断学习,不断阅读,不断进化,然后结合已经知道的一些答案进行推断。 一个人的阅读效率其实有上限的,有的人号称一目十行,这是真的有的,有的人号称过目不忘,也是存在,但是普通人的阅读,每一分钟,不跳跃的话,最多大概也就三百个字,粗略浏览也就大概一千五百字,所以能做到的是过滤掉大多的无用信息和重复信息。 就好比吴奇现在看了好几篇文章,到现在才找到了真的有用的东西,一种奇特的笼子有点像是灯笼一样,腰部开口,内置诱饵,小龙虾会自己跑进去,但是文章的作者试过几次之后就对这种设计加以否定。用她的说法就是佛罗里达沼泽的平均水深和国内不一样,而且宽阔的沼泽环境和国内稻田生态系统是不一样的,她提出了一种卧式的多开口陷阱笼子,开口多,吃水浅,价格便宜,适合当地环境。 有必要说一下,这位的论文主要观点是把小龙虾当做蝗虫一样的害虫,没有留一点余地,尽量捕杀龙虾笼子就出笼了,据他自己说效果还不错,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没有推广,就不得而知了,也许有的地方推广了,但是没有传过来,吴奇心想。 寻找笼子的任务开始了,找了还几个渔具店,店家都没听过。 吴奇想了想也觉得这玩意应该是当时那个人发明了之后,然后自己忘了,或者是自己觉得没什么用处,也就没有继续推广。 找到一个五金店,找老板定制了五十个方形的铁圈,然后又去农机商店,买了一段的那种绿色的网兜,有点类似渔网,但是很细密,每个漏洞都不超过小拇指粗细,保证龙虾不会跑出去,然后就在一处空地开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