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合肥之围-《三国:摊牌了,我是曹操》
第(1/3)页
第七百八十五章合肥之围
战败之后的孙权,再度来到了逍遥津口,只不过这一次,对方似乎并没有追逐的意思。
然而,正是这样,孙权才感受到了一股发自内心的无力感。
风萧萧兮易水寒,孙权于渡口望着滚滚而逝的奔流,念及那永远沉眠于合肥城下的将士们,嘴巴张了又张,酸楚却无言诉说。
——
是的,孙权战败了。
这场从建安十四年十月末一直持续到凛冬十二月底的战役,惨烈程度丝毫不亚于同期正在进行的汉中战争。
若说汉中一战是因利益而发起的争夺战,那么孙权的第二次合肥之战,则比之前来的更加执着,更加的深刻。
这是一场复仇战。
六十天的时间——待到汉中之战临近尾声,远在南郑城的曹操才接到了从合肥方面传来的军情。
获悉了己方大胜东吴的消息。
最终才松了一口气。
没错…孙权进攻合肥的事情,其实不论是曹操,还是荀攸以及蒋琬,他们都心知肚明。
早在之前蒋琬初至长安,那场命运注定的讲坛之上,庞德公与蒋琬的对论便已然道出了其中的原因。
一场战争,无论规模大小,都需要当权者以极高的视野去纵览全局,否则的话,顾此失彼,拆东补西的行为,只会让自己愈发的弱小,愈发的无力。
因此,知晓了庞德公与蒋琬的对论之后,曹操特地请教了易小天的意思。
结果得到的允诺便是易小天说自己会亲自去往襄阳,而曹操需要做的,就是立刻指派荀令君为寿春方面的张辽增援,以备孙权的偷袭。
果不其然,襄阳战事未起,孙权便耐不住性子,纠集了一票精兵悍将,直奔合肥杀去。
却不知张辽文聘早就做好了等待——历尽丰收的寿春一带,数月前便囤积了大量粮草,孙权气势长足的拿下皖城之际,根本不清楚,恭候他多时的合肥,在这短短的数天之内,做了多么精细的准备。
不过——
事情到这里为止,并不代表孙权就毫无胜算了。
正如易小天告知临行的曹操那般所说:
“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忽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汉中此战,定然会掏空北方的积攒…能够分配给东线作战的兵粮,只能是尽最大的努力,而非给予最大的程度——”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