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再次寻求收购置地-《走出香江》
第(2/3)页
“如果全面收购的话……”蔡致良道:“按照现在的市值,至少需要600亿以上的资金。”
“600亿……”杨秉正道:“这确实是一笔庞大的资金。”
“所以,香港还没有哪家公司能够单独吃下置地。”蔡致良说道:“拆骨是不可避免的。”
“如果晚一年,我可以跟你联合收购置地。”说话间,李兆基到了,言语中不无遗憾。
当初四大财团联合收购置地的时候,最终怡和以高价收购他们持有的股份之后,定下七年之约,明年才到期。硴
“等到明年的时候,或许在香港交易所,就没有置地公司了。”蔡致良说道:“如果置地注册地转移至百慕大,在想发起全面收购,可就难上加难了。”
自从今年4月,香港政府再次拒绝怡和的豁免申请之后,怡和就开始着手准备迁移注册地了。
“如果不全面收购的话,你这样做又有什么意义呢?”杨秉正问道。
“就像你说的,置地拥有的物业还是很诱人的。”蔡致良道:“我希望置地能够留在香港。反正,怡和近些年致力于开发北美和南洋的物业。”
“那也没法跟香港中环的物业相提并论。”杨秉正说道:“美国房地产市场虽然略有复苏,南洋的物业开发刚刚起步,怡和近几年的全球战略并不成功。”
“总要试一试的,万一怡和并不在意香港的物业呢?”蔡致良未想到,杨秉正对此还挺了解。
“你这是痴人说梦话。”杨秉正摇头,端起一杯咖啡。硴
“确实可以试一试。”李兆基却很赞成,道:“蔡先生对香港的地产市场怎么看?”
“越来越多的南洋公司来港上市,这是一个好兆头。”蔡致良说道:“也有来自大陆的公司。”
谈笑风生之间,双方都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这一幕自然也落入媒体的眼中,进而在明秀报社的推动下,使置地收购战成为时下最热议的话题。
于是数日之后,蔡致良同怡和的凯瑟克进行了一次接触,相比七年前两人的第一次会面时,同样的处境,地位不可同日而语。
“听说,蔡先生在美国遇到些麻烦?”凯瑟克的消息很灵通,提及了来自美国的消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