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经过如此漫长的发展、探索它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优良传统。 杨泽华拿着一个探照灯一样的仪器,在一张古画身上照射。 几十年前来到首都博物馆的他。 在经过三年的拜师学艺之后,被分进书画修复组。 生性活泼开朗的他乐于接受传统事物和科学技术的结合。 “你看原来我们有很多的矿物质颜料不知道来源,不愿胡乱的修复,但是现在有了仪器的帮助,我们一测就一目了然了。” 杨泽华面对镜头自豪的说道。 首都博物馆书画修复组第一代老师傅们。 修复过《青明上河图》《五牛图》等顶级名画。 他们是黄金一代。 而杨泽华的师父徐明是第二代。 “你看,你先得把这里弄好了,弄好了之后再弄边上。” 徐明拿着筛子沾上水之后往画作上面挥洒。 等到水滴均匀之后,再把边给抹匀。 周围围绕着不少年轻人,正在观看他的动作过程。 由于徒弟多,师傅少。 六十多岁的徐明现在是退休后返聘。 继续再首都博物馆传艺授业,继续从事这门手艺。 今天他们要把手中的这张古画贴上墙。 这是老传统了。 贴上墙时,这张画作由湿到干的过程,自身的拉力会让这幅画变得平整。 但这也是一个极为小心的过程。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破损。 造纸学告诉我们。 纸张相互连接是靠氢键来实现的,纸遇水后,纤维间架起水桥。 失去了原本的氢键结合,因为湿纸不及干纸强度大 干燥去水后,水桥折断,再次恢复氢键结合。 纸的强度又增大。 wo!! 小佳有些惊喜。 冷知识了,原来是这样。 又学到了一个没有什么用但是听起来很吊的冷知识。 ...... 纸与纸之间,水承担了一部分粘合剂的作用。 掸水是为了保湿。 “等到纸张干了之后,你得用手去摸一摸,看一看它有没有干,比如这个边缘干了,但是中间没干,那么这个时候你就需要掸水了。” 徐明用手感受着墙上的纸张,用嘴巴诉说着这个传统的做法原因。 一般来说,古书画分画心、命纸、背纸、装饰等几部分。 画心就是书画家最初作画的娟或纸。 后面根据情况,还会装扮几层裱层。 画面一转,几个年轻人带着一卷看上去就颇具重量的卷筒一路走过许多宫殿。 最终带着这幅画来到了一个宫殿。 等到卷筒展开一副熟悉的古画出现在镜头前。 ....... 小佳脱口而出。 “这不是开头那副乾龙皇帝给自己老妈祝寿的画吗?” ...... 今天书画修复组的年轻人要带这幅画来扫描。 现在这幅画已经有了自己的名字。 崇庆皇太后八旬祝寿图。 首都博物馆建院90周年,他们要办一个与祝寿有关的展览。 万寿庆典展。 展览选出来的都是六十岁以后的帝后画像和与之相关的文物。 ...... 90周年庆典? 拿自己正好可以去看看这幅画哎! 住在首都的小佳顿时萌生出了这个想法。 拿出手机搜索首都博物馆的展览信息。 好吧,门票以及卖空了。 小佳有些扫兴。 ....... 在传统修复技艺延续的同时,首都博物馆也在接受新鲜事物,加强修复档案的管理。 扫描图,将来还可以用作复制品,在不同的地方展出。 如果没有这道工序,我们看到稀世名画的机会就更少了。 做完了扫描工作,几个年轻人又把这副巨大的画作卷起。 然后原路抬了回去。 其实一个书画修复师一生接触到修复顶级名画的机会并不多。 在他们日常修复中接触到还是一些名气不大,艺术价值没有很高的古画。 我们在游览首都博物馆时,很多宫殿还原了百年前的陈列。 这其中就有书画修复组的功劳。 那些尘封百年的门扇,墙壁上的贴落画就是这么修复的。 古书画修复的步骤很多,最核心的四个就是补、揭、洗、全。 通常先用毛巾、热水、排笔来洗。 清水能够溶解许多物质,它不仅能够软化浆糊,而且能去除字画表面的污渍和尘埃。 看到这里小佳一愣。 书画用热水洗? 没搞错吧。 这不会洗坏了吗? 难道就没有人发现这其中的不对劲吗? ...... 很多人会惊讶于书画可以用热水洗。 ...... 可不是嘛。 小佳吐槽了一句。 ...... 其实纸张本来就是从水里面捞出来的。 “那些老外一看我们上水,那个心里害怕的啊,其实我们心里也害怕,我们也是很慎重的,我们主要是用水一闷,然后浆糊就软化了。” 林泽明面对着今天笑道。 ....... 搜嘎! 又学到了一个看起来没什么用的冷知识。 小佳点了点头。 ...... 古代书画沿用千年的就是水闷法。 简单说就是用温水闷润字画,然后揭裱。 揭裱是困扰手工书画重新裱装最大的难题,这一步关乎这幅画的生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