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你们两位果然慧眼如炬。 知道本公子不凡。 不像我们秦国人。 都认为我是个享乐酒色的饭桶。 感激。 感激。” 信陵君魏无忌、平原君赵胜相互对视一眼: 这小子很上道啊。 随便吹嘘几句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 连心里话都说出来。 既然秦国人不待见你。 那我们赵国、魏国招纳你啊。 信陵君魏无忌赶紧再度拱火: “三公子。 老夫魏无忌别看痴长你几十岁。 但你的大名。 老夫在魏国就知道了。 像你这样的贤能之人在秦国居然如此受排挤。 为何不选择去别的国家呢? 比如我们魏国。 当今魏王招贤纳士。 就很需要三公子你这样的人才啊。” 平原君赵胜差一点笑出来。 明知对方是个外强中干的酒囊饭袋。 还要装出求贤若渴的样子。 强忍住笑意,跟着吹捧道: “三公子。 你一个庶出公子。 在秦国没有出头之日。 不妨今日转投我赵国。 你可别因为你是秦国君候的公子而感到压力和羞耻。 你看你们秦国朝廷。 商鞅、张仪、犀首乃魏国朝臣。 甘茂、魏冉、你秦国出名的大臣哪个不是从山东六国来的。 你不要有心理压力。 既然秦国不待见,嫉贤妒能,有眼无珠。 以你三公子赢天的贤名。 那简直就是明珠暗投、怀才不遇。 我赵国魏国接纳你。 一定当你为上宾。 最少封侯拜相。 不知道三公子以为如何?” 此言一出。 犹如一把把无形的软刀子刺进了三公子赢天的心。 更是让那些不知道情况的守城将士捏一把汗。 其中那些认为必死无疑的将士心中反而期盼三公子赢天投降。 这样可以免去刀兵之祸。 熟悉三公子赢天的如蒙恬、王贲。 他们知道三公子赢天目前的压力很大。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