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蒙丞相此言,可当真?” 一名儒家大佬心思急转之下,率先站了出来:“若法家觉得自己不能执牛耳,那试题的比例,儒家占大头如何?” 儒法两家斗了一辈子,如今代表人物李斯不在,儒家肯定要头角峥嵘的。 但蒙毅是不可能坐视这种局面的, 所以反唇相讥道:“孔仆射此言真是好笑,法家不可能独大朝堂,你儒家何德何能?” 说完,便不理会儒家一派,转头朝其余各家介绍道:“除了博士宫以外,大秦还有科学院,军事学院,农学院等学宫, 如今陛下已经命令军工厂内的科学人才编撰学术,作为科学; 此学一旦成立,将作为科学院首批教材,并且陛下有意往后的科举之中,也加入科学考题!” 大秦的最新报纸,早就提到了科学一词,有眼尖的学子已经知道了大概。 虽然科学院成立的时间只有几个月,但扪心自问,大秦能拨乱反正,除了始皇帝死而复生,太子昆力挽狂澜,还有军工厂的新式武器。 而军工厂的科研工作,信奉的是实干,他们产出的东西,随着商业兴起,已经遍布大秦。 并且有相当一部分融入了百姓们的日常生活。 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是任何学派都无法比拟的。 比如那些精美的玻璃制品,洗漱用的肥皂,甚至纺织机,还有灌溉用的水车,农具之类的,看似平常,但仔细研究起来,里面的学问绝对很深。 不过,在这之前,很多学问都是不传之秘,核心技术全在军工厂里面。 而科学院大部分都是理论知识。 即便如此,发展科学的潜力也是极大的。 若是能走向工业发展那条路,哪里还有什么百家学说的事情。 人就是这样,无论学问有多么高深,一旦涉及到了利益之争,什么脸面都可以不要。 儒家被蒙毅明确表示不能占主导,其余各派的心思立刻活络了,纷纷表达自己的意见,说到急眼的时候,拍桌子骂娘也是常事。 但当他们面对共同敌人的时候,又很容易能够达成协作,一致对外。 面对科学院的威胁,百家学子们很快就达成了一致意见。 始皇帝意欲推行科学, 这是谁都没办法阻挡的事情。 不过,这次科举,科学院必然是赶不上了。 毕竟他们才刚开始编撰学术专著。 书都还没出,科举考试就开始举行了,哪里会有这一派士子。 但无论怎么说,这是一个潜在的威胁,不得不慎重。 很快,诸多大佬们就在这個问题上,达成了一致意见。 百家学说,以儒法为首。 他们很清楚,自己在实用性上,跟科学院没有掰腕子的实力。 所以,就要扬长避短。 第一次科举,定然要根据这些学说来拟定试题。 诸多大佬们一致决定,一定要将各派学说之中,压箱底儿的绝活儿拿出来。 反正试题怎么难怎么出,务必要优中选优。 这样选拔出来的士子,绝对不会是庸才。 当下一次科举的时候,第一次科举选拔出的士子,早已经走马上任,而且也干出了一番成绩。 有这样的范例在前,科学再强,再受陛下认同,恐怕也没有一飞冲天的道理。 毕竟作为大秦的决策者,始皇帝的想法再多,一切还是以求稳为前提。 ........ 当赵昆和王雪来到狮子楼的时候,蒙毅已经带领各家学子前往博士宫编写科举试题了。 张良和陈平没想到赵昆会来狮子楼关注科举之事,特意给赵昆汇报了今日发生的详情。 赵昆听后,不由笑了起来。 “蒙丞相这招鲶鱼效应,用得妙啊!” “敢问公子,何为鲶鱼效应?”陈平好奇的问道。 赵昆想了想,用通俗易懂的话解释道:“我在古籍上看到一种小鱼,刚打捞起来的时候,活蹦乱跳,可带到岸边,就会死很多。” “后来一位聪明的渔夫想了个办法,放了一条名为鲶鱼的大鱼在小鱼游荡的池子里,小鱼惧怕鲶鱼,拼命的游动,到了岸边,依旧活蹦乱跳!” “这科学就好比那条鲶鱼,而小鱼就好比各家学派。” “原来如此!” 陈平恍然点头,笑着道了一句:“妙啊!” “呵呵。” 赵昆也跟着笑了笑。 科学的威力虽然巨大,但他从来不认为科学治国是什么好主意。 诚然,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但是让科学院的那帮技术宅去治国。 恐怕没几天就会天下大乱。 术业有专攻这个道理,赵昆比任何人都清楚。 百家各派一时没反应过来,只听到大秦要开设科学,就有点坐不住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