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吃个烤鸡,还能吃出士气?” 赵昆有些哭笑不得的望向韩信,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你对大秦的局势如何看?” 说起正事,韩信的注意力暂时从烤鸡上移开,然后若有所思的道:“大秦目前兵祸连连,若要稳定局势,得需要一场大胜。” “一场大胜?”赵昆啃了口鹿腿,皱眉问道:“那你觉得,谁最有可能完成?” “通武侯。”韩信几乎肯定的说:“大秦除了通武侯,没有人能完成这次大胜。” “这是为何?” “因为这次大胜,必须是以少胜多。” 听到这话,赵昆下意识的瞥了眼王离,然后继续追问:“为何是以少胜多?” “公子难道没发现吗?大秦已经无兵可用了!” “这……” 赵昆面露迟疑,韩信沉吟道:“倘若大秦突发变故,始皇帝只能抽调就近的骑兵,但以我的估算,恐怕不会超过一万。” 听到这话,王离心不在焉的咬了口鸡肉,然后皱眉道:“公子训练骑兵,也才两天多的时间,就能一举夺魁。” “那也只是演练,怎么能跟战场厮杀相比?”赵昆斜了眼王离,正色道:“我之前就跟你说过,墙式冲锋需要长时间的训练,运用到战场,最少也要两年。” 话音刚落,王离哑口无言,面带忧色。 虽然他知道自己父亲的能力,但这种时候,他并不希望自己父亲出征。 一个是兵员短缺问题,另一个则是身体原因。 就在众人沉默的时候,赵昆忽然望向吴诚:“老吴,你怎么看?” “我?” 吴诚愣了下,他没想到赵昆会问自己军事,但很快反应过来,朝赵昆道:“敢问公子,可否揣测是何方作乱?” “可能是大月氏,也可能是东胡。” 听到这话,吴诚想了想,然后拱手说道:“我只是公子的护卫,保护公子才是我的职责,既然公子问起了军事,那我倒是有些拙见。” “嗯。” 赵昆点头:“你且说来听听。” “既然需要一场大胜,那匈奴那边,恐怕不会发生,唯一有可能的,在大月氏。” 此话一出,王离眼睛大亮:“也就是说,我有可能跟我爹一起出征?” “阿信方才也说了,通武侯出征,只可能是大秦突发变故,而大月氏如今驻扎在上郡城外,并没有任何活动。” 吴诚继续分析,然后得出结论:“如果真发生变故,只能是大月氏偷袭我们。” 听到这话,王离和韩信来了兴趣,然后跟吴诚讨论大月氏兵力部署和偷袭策略。 而从吴诚开始说话就没怎么开口的赵昆,心里多了许多想法。 显然,哪怕只是分析大月氏与匈奴发生变故的可能,也不难看出,吴诚对军事,尤其是战略眼光的敏锐,异于常人。 这样有大局观,又武艺超群的人,说是有大将之才也不为过。 赵昆甚至觉得,倘若给吴诚机会,很难不让他大放异彩。 韩信身边已经有了陈平,而吴诚,似乎更适合王离。 想到这里,赵昆又想起了姜潮的话。 这让他不由眉头紧锁。 ……… 狩猎活动持续了两天,当赵昆等人下山的时候,沿路的积雪已经融化了。 好在天气不错,大家的心情十分舒畅。 下山后,陈平直接去了频阳县衙,开始他新官上任的三把火。 而韩信和王离则去了校场,准备练球。 赵昆喜欢清闲,但现在的他根本无法清闲。因为蓝雨菲身体不适,再加上王雅也有点感冒,他需要送她们回府,所以只能当两次专职司机。 好在有吴诚陪同,也不至于那么尴尬。 等赵昆回到自己府邸的时候,正有一个人在等着他。 “义父,您怎么来了?” “怎么?不欢迎我?” “哪能啊!”赵昆挠了挠头,笑道:“就是好久没看到义父,也不知道您在忙啥?” 嬴政笑着伸手,戳了戳赵昆的额头,瞪眼道:“你个臭小子,自己出去玩了,还说义父的不是?” “嘿嘿。” 赵昆揉了揉额头,嘿嘿一笑:“那义父来找我,可是有什么事?” “上次我跟你说的事,考虑得咋样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