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公子看起来年纪不大,但做生意比那李源厉害多了!” 赵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旋即追问道:“那你准备怎么换?” “公子是个爽快的人,说送我瓷器就送我瓷器,拿出的美食美酒,也是阿米奴从没见过的!” 阿米奴沉吟道:“既然公子将阿米奴当朋友,阿米奴也不亏待公子……” 说着,伸出五根手指道:“若公子愿意,可用五十件瓷器交换一匹金马!” “即使是朋友,我也觉得不公平。” 赵昆笑了笑,摇头拒绝道:“瓷器在大秦有价无市,想买也买不到,而金马在大宛多的是,想买有的是办法买到,两者一比较,你觉得五十换一,真的合适吗?” “瓷器虽好,但不能只看好坏,不看代价!”阿米奴据理力争道:“去西域的路很远,途中损坏不谈,还得提防匈奴劫掠,所以五十换一,已经很合适了!” “你们来往中原多年,怎么可能没有秘密通道,所以匈奴之说,只是托词罢了,况且瓷器贵重,你们又怎会让它轻易损坏?” “可是……” 阿米奴还想辩解,赵昆却不给他机会,笑着打断道:“好了,二十换一,能做就做,不能做我就找别人,我就不信,大秦只有你一个大宛商人。” 眼见赵昆态度坚决,阿米奴抓耳挠腮,旋即扑通一声跪在地上,乞求道:“仁慈的公子,您就可怜可怜我吧,二十换一,真的不好做啊!” “不好做,那就只能说抱歉了。” 赵昆瞥了眼跪在地上的阿米奴,不为所动,淡淡的说了一句,然后抬头望向门外,喊道:“来人,送客!” “啊?” 听到赵昆招呼人送客,阿米奴一个翻身爬了起来,连忙道:“公子不送,公子不送啊!阿米奴是朋友!” “呵呵……” 赵昆呵呵一笑,旋即朝门外走来的仆人摆了摆手,然后挑眉道:“那朋友……做还是不做?” “做!” “多少做?” “四十如何?” “嗯?” “好吧……,二十就二十。” 面对赵昆的强硬,阿米奴只能无奈答应:“你们中原人都会做生意,我们大宛人比不上你们,二十换一,我阿米奴做了!” 听到这话,赵昆露出满意的笑容:“你以后会为今天这个决定而自豪的!” “………” 阿米奴虽然有些不解,但并没放在心上,迟疑了一瞬,又苦着脸道:“这次生意我吃亏了,但我是帮朋友,所以公子要多少金马,得让我心里有个底。” “这个自然要告诉你。” 赵昆点头应了一句,然后想了想,追问道:“你准备什么时候出发?” “最快也要四月才行,毕竟路上有积雪,不容易赶路。” “四月的话,我应该能烧制出两万件瓷器,那就换一千匹如何?” “一千匹?” 阿米奴诧异了一瞬,旋即擦了擦嘴,疑惑道:“公子要这么多金马做什么?” “不该问的,就别问。” “好吧!那我这就回去找阿库鲁叔叔商量,过几天再来找你!” 赵昆点了点头:“希望到时候能给我一个满意的答复。” “这个公子请放心!” 阿米奴笑着站起来,朝赵昆行了个礼,然后就准备离开。 可刚走了几步,又想起什么似的,转头望向盘子,发现盘子里还有一根红薯干,于是朝赵昆讪笑道:“公子,这个我能拿吗?” “拿吧!” 赵昆有些好笑的摆了摆手,本打算让仆人再送点红薯干给阿米奴的,却见阿米奴连红薯干带盘子,一扫而空,拔腿就跑。 “我特么……” 赵昆嘴角一抽,眼睁睁的看着阿米奴奔跑的背影,心说这怕是八国联军的祖先吧! ………… 等待的时间,都是很漫长的,不过为了造反,还得继续努力。 这天,赵昆带着王离去了千口村,据说千口村的房屋被积雪压塌了。 本来这种小事,他是不用亲自处理的,但确定走群众路线后,他便开始踏入乡村,好好了解秦朝百姓的生活。 这一来二去,也就与千口村的百姓熟悉了。 远远瞧见赵昆和王离的马车,佃户们都纷纷停下手中的动作,朝赵昆和王离躬身行礼:“见过公子昆,见过小侯爷!” “呵呵,你们忙!” 赵昆笑着摆手,王离点头示意。 虽然跟赵昆下乡过很多次,但王离还是有点搞不懂赵昆的所作所为。 明明身为皇子,尊贵无比,却对百姓们礼遇有加,简直匪夷所思。 “公子,你为何对百姓之事如此上心?” 王离瞥了眼田间的百姓,侧头朝赵昆问道。 赵昆笑了笑,意味深长的道:“孟子有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意思是国家和君主都是可以更换的,只有百姓不能更换,所以百姓最为重要!” 王离挠了挠头,有些古怪的道:“想不到公子对儒学也有研究......” “学说没有绝对的好坏,看你怎么理解罢了。” “那......公子可有支持的学说?” “没有。” 赵昆摇头:“所谓的百家学说,在我看来,都比不过科学,只有发展科学,才能让国家富强。” “科学?” 王离疑惑:“何谓科学?” “这个讲起来比较复杂,说了你也理解不了。” “.........” 王离知道赵昆的思路比较特别,所以也没打破沙锅问到底,直接转移话题道:“那我们接下来怎么做?” “先看房屋坍塌的严重程度,再看能否组织村民搭建新的房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