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上官仪:…… 你这不是炫耀吗! 李易欢问道:“记住了吗?” 上官仪很懵逼。 不是……师父你说的是某一句,还是全部呢? 李易欢掏出一块玉佩,道:“为师没什么好送礼的,这块玉佩就赠予你了。” 上官仪也不矫情,接过玉佩,郑重的道:“徒儿谨记师父教诲!” 这一次,换作李易欢懵逼了。 什么教诲? 我好像没说啥? 至于自我揭露身份,那不是为了让你们心甘情愿的当长工……咳咳咳,为大唐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做铺垫呢。 上官仪摇头晃脑的道:“君子如玉,温润而泽……徒儿记住了。” 说完,又磕了一个响头。 这一次,心甘情愿。 绝不是因为李易欢和李二陛下有关系……咳咳咳,真的! 李易欢张口无言。 算了,你自己脑补的,与我无关。 “起来吧。” 上官仪起身,恭敬的站在李易欢身份。 李君羡眼睛都直了。 这块玉佩……不是陇西李氏的主事送给你的吗? 这才多久,你就转眼送给了别人。 这一手玩的真溜。 人情有了,还不是自己的东西。 简直空手套白狼啊。 这时。 李易欢吩咐李君羡。 “阿羡,先把东西给大家发了。” 李君羡立即把准备好的小册子,发给了在做的读书人。 而上面的内容,前面的数据来自于孙伏枷的大理寺。 最近十年之内,因为马匹牛车碰撞行人产生的纠纷,全部在大理寺记录在案。 此物,并没有什么用,也不算什么机密,李易欢讨要,孙伏枷自然也就给了。 小册子的后面,便是李易欢的交通新规,以及道路同行区域划分的设想。 最后,便是李易欢悲天悯人……咳咳咳,其实就是忽悠之言。 李易欢懒得废一番口舌,把所有的计划还有设想,全部刊印在册,让这群读书人自己去看。 而他们,便是古往今来第一批执法人员。 并且,他们还只是流外官。 即便如此,对于身无功名的读书人来说,也是具有莫大的吸引力。 别说尚无功名,就是真的考取了功名,也未必能够入朝为官。 一个萝卜一个坑,不是功名就等于官身。 况且,小册子上来说,有俸禄的。 读书人日夜苦读,全靠家中供养,对于寒门而言,何其辛苦,但大多数读书人一声也取不得功名。 不仅耽误了青春年华,也令家人因此拖累,步入深渊。 总而言之。 李易欢的设想,对于在场的人而言,绝对是百里而无一害。 只是…… 朝廷同意了吗? 众人看完了。 李易欢这才淡淡的道:“记得履行我们的契约,而我的要求,就是你们手中的这个。” “谁赞成?” “谁反对?”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