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如今,异族妖族联手,将荒国主力牵制在了逐夷城。 还将赵定边引到了齐国山海岭。 妖族还施展神通,凭空将十万异族大军送到了西陇山脉腹地。 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 若是往常,遇见大事,魏国朝堂总是会吵得不可开交,但这次众位大臣的意见却是惊人的一致。 闪电战! 趁着攻下西陇关荒国士气低迷,迅速拔下几座城池。 有异族大军在,甚至有可能直接攻入荒国京都,到时把王公贵胄全都杀完,荒国甚至会从内部瓦解。 即便不少人没有附和,也是保持了沉默。 对于两个尚书的看法,曹勐不置可否,只是静静地扫了群臣一眼:“还有人有别的看法么?” 群臣对视了一眼,不知道曹勐心思究竟是什么。 不过兵都调过来了,打是肯定要打的。 莫非……是这个打的方式没有让他满意? 魏国朝堂,能臣颇多。 权臣,却一个都没有。 各项大事,拥有决定权的,只有皇帝一人。 所以,曹勐心中的答案,究竟是什么? 眼见群臣寂静,曹勐有些不悦,静静地扫视众人一眼:“没有人了么?” 群臣面面相觑。 良久,良久。 丞相站了出来:“陛下!老臣有看法!” 曹勐神色稍缓,做出了一个请的手势:“丞相请说!” 丞相深吸了一口气:“老臣认为,攻下西陇关之后,我魏国应当立刻守城,并且封锁西陇山脉,休养生息!” “哦?” 曹勐饶有兴趣地看着他,问道:“何解?” 丞相眼帘微微向下,声音低沉道:“老臣如今七十有六,入朝为官之时,已经年逾三十,先前一直在西部乡下当教书先生。适逢荒国七龙夺嫡,国内混乱不堪,遍地都是异族之祸,西陇山脉更是鲜有驻军。 当年便有无数异族歹人,通过西陇山脉渗透进入我魏国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 老臣当年孑然一身,无妻女家人,视门下学生为至亲之人,可就是这些亲人,在异族屠刀之下,近七成家破人亡。 异族,并非易与之辈。 自从荒国将异族赶走,二十年来我大魏西部便再也没有此等惨剧。 所以老臣认为,在夺下西陇关之后,当立即转攻为守,封死异族后路,以坐山观虎斗。 异族军队虽有十万之巨,却为翻越崇山峻岭,失去了战马之利,若无我大魏驰援,更是如同无根浮萍。 即便能给荒国重创,也迟早会战死殆尽。 届时,荒国西有异族之祸,东无雄关之利,京都暴露在我大魏刀剑之下。政权势必会西迁,届时西陇关外之良田百姓,我大魏垂手可得!” “丞相大才!” “丞相大才!” “丞相大才!” 众人纷纷赞叹。 他们先前都在想,如何短时间内取得最大的好处。 却忽略了异族本身的恶劣性质。 若真是连下数城,径直威胁京都,那荒国势必会调兵保护京都重臣,这样的话逐夷城就有可能失守,万一异族入主荒国,势必会对魏国造成新一轮的祸患。 因为,荒国人不可能通过西陇山脉渗透进魏国边界,更不可能残害魏国百姓。 但是异族人会! 倒不如封锁异族后路,坐山观虎斗。 荒国西有异族之祸,断不会举兵抢夺西陇关。 倒不如给他们一些喘息的时间,到时国都大概率西迁,魏国攻下关西诸城的难度就会大大降低。 留下荒国军队主力,继续抵御异族,岂不美哉?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众人都是看向曹勐,等待着他拍板定论。 却不曾想,曹勐脸上依旧古井无波,似乎对丞相的提议并不感冒。 不过他还是客套地笑了笑:“丞相吃了七十六年的米粮,果然高瞻远瞩,所以……还有爱卿有其他看法么?” 看样子…… 丞相的提议也被否决了。 众人不由沉默。 这个时候,曹勐把目光投到了一个武将的身上:“贺繁将军!如今你是西陇驻军的主将,对这场仗,你有什么看法?” 被曹勐点名,贺繁不由向前走了一步。 自从夏秋交界时大宗师被斩,他就成了西陇驻军的主将。 他站了出来,却是脸色为难,迟迟没有开口说话。 曹勐好奇道:“贺将军!你为何不说话?” 贺繁犹豫了一会儿:“末将意见,与诸位大人相左!” 曹勐有些不满:“相左就相左,若朝堂所有大臣意见都一样,寡人何不干脆清退朝堂只留一人?你……不敢说?” 贺繁叹了一口气:“自从末将驻守西陇,几个月来寸功未建,还枉送两万精锐之师,若说出心中所想,实在大逆不道!” 曹勐瞅了他的鬓角一眼,明明三十出头的年级,却已经生出了不少白发。 之前被姜淮算计的那一次,对这位年轻将领的打击着实太大,几个月来,有空就会去看望修为全废的士兵,就连解甲归田都提了好几次。 再这么下去,这位未来的名将就废了! “哼!” 曹勐怒哼一声:“让你说,你就说!我大魏武将,难道已经胆怯到连话都不敢说了么?胜败乃兵家常事,我大魏立国之时,开国元帅曾被人设计坑杀十万大军,照样愈挫愈勇,怎么数百年过去,反倒剩下了你们这群孬种?若武将都如同你这般,还打什么荒国?直接献国于外,烂在泥里,岂不美哉!” 一席话,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贺繁的脸上。 他只觉脸上火辣辣的疼。 但好在,醒了! 他深吸一口气,眼神之中重新恢复了光亮:“末将认为,此次不应攻荒!” 此话一出,群臣皆惊! 户部尚书怒道:“贺将军!你在说什么胡话,这可是我们大魏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若继续养虎为患,与亲斩我大魏国运何异?” 兵部尚书也不解道:“贺将军!你我都是军队出来的人,应当知晓我们魏军士气如何,困顿多年急需一场胜仗,不然士气就垮了啊!” 两个人开了头,其他臣子也纷纷出言附和,言辞愈发激烈。 就连放在对荒国态度最为缓和的丞相,也是不解地看着贺繁。 在众人声讨中,贺繁却是昂然不惧,挺着腰板直挺挺地站着,没有反驳,却也没有半分妥协。 曹勐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静静地看着贺繁:“贺将军!你也是沙场奋战多年的悍将,怎么如此战机都不远把握?前有传言贺将军联荒坑害大魏将士,今日又试图贻误战机,莫非将军真有通荒之意?” 贺繁咬了咬牙:“贺家忠烈,末将有没有通荒,陛下目光如炬自有定论。” 曹勐脸色平静:“那贺将军给出一个理由!” 贺繁深吸了一口气:“大汉人,不打大汉人!” 此话一出,御书房中顿时有些沉默。 贺繁看向丞相:“林相!方才你也说,一翻异族之祸,你学生有七成家破人亡。对你来说,这是七成。但对你学生来说,那便是天塌了,拙荆便是被异族屠了满门!若今日牵制荒国的是齐国是楚国,末将必定身先士卒,为国攻城略地,但若是帮异族打同胞,末将做不到!” 听到这话,曹勐眼神大亮,连连拍手道: “好!” “好!” “好!” “好一个大汉人不打大汉人!” “贺将军所言,甚得寡人心意!” 看到曹勐如此表现,群臣皆是一惊。 谁都没想到,曹勐等了许久的答案,竟是这个! 户部尚书当即劝道:“陛下不可啊!这个机会千载难逢,如今国库已经支撑不了三线作战了,若给了荒国喘息的机会,大魏危矣!” 兵部尚书也劝道:“陛下不可!若真等荒国灭了异族,士气彼盈我竭,以后的仗还怎么打?” 这下,连礼部尚书也忍不住了:“陛下!荒国起于蛮荒,又与异族混血数代,算什么大汉遗民?还请陛……” “荒唐!” 曹勐厉声训斥:“御敌于西陇关的荒国都不算大汉遗民,难道联合异族攻荒的魏人才算?” 礼部尚书顿时噎住了:“这……” 曹勐居高临下地看他了一眼,开口问道:“大汉神朝分崩之时,中原诸侯乱战,颇多大汉子民西迁以寻安宁,荒国人可有大汉遗民之血脉?” 礼部尚书低头道:“有!” 这番言论,史料皆有记载,不能反驳。 曹勐继续问道:“荒国开国,立皇权以佑百姓,开田垄以养黎民,承的可是大汉神朝之制?” 礼部尚书头更低了:“是!” 曹勐站起身,声音愈发威严:“那荒国西抗异族,守国本驱佛道,行的可是大汉神朝之事?” 几个问题,声色俱厉,威严无比。 这下,不仅礼部尚书受不了了,几乎在场所有大臣,都低着头,身躯微微有些颤抖。 良久良久,无人做声。 曹勐声音更厉:“寡人问你们话!” 这下,唯一停止腰板的贺繁开口了:“是!” 他一开口,群臣纷纷相应:“是!” 曹勐深吸了一口气:“荒人有大汉遗民之血,承的是大汉神朝之制,行的是大汉神朝之事,还有谁说他们不是大汉遗民?” 群臣低头,无人反驳。 曹勐语气愈发高亢:“纵荒人血统不纯,礼教薄弱,那也是大汉之子,关起门来,我们看不起他们可以,但哪有联合外面的狗咬自家兄弟的道理? 大汉分崩之时,异族得佛道妖三家鼓动,屠戮的大汉遗民少么? 相关史料,难道已经零落成尘,归于尘墟了么? 若大魏只有如此才能保住江山,那这江山不要也罢! 关外为荒,尚能讲几分道理。 关外为异族,你们谁通兽语,野兽哪懂人言? 兄弟阋墙外御其辱,这等简单的道理,难道诸位爱卿不懂?” 一席话,越说越怒。 群臣皆是听得冷汗直冒,浑身瑟瑟发抖。 听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终于扛不住了,纷纷跪在了地上。 “陛下息怒!” 看到群臣如此表现,曹勐终于露出了满意的神情:“贺繁何在!” 贺繁无比激动,抱拳单膝跪地:“末将在!” 曹勐声音无比威严:“如今二十万大军西行,不日便能到达西陇关,朕封你为诛夷大将军,统领二十万大军与西陇驻军旧部。全军进入西陇山脉,不可留一兵一卒在西陇关之前,与荒国军队合围,不可放过异族一兵一卒!” “末将领命!” 领了命,贺繁兴冲冲地离开了御书房。 曹勐扫了群臣一眼:“诸位爱卿,昔日大汉神朝分崩,佛道妖三家都有份,异族食腐犹如豺狗,如今又蠢蠢欲动,大是大非的问题,希望诸位爱卿不要再犯!” 难怪除了随军的十日军需,没有额外的物资调动。 若荒魏联手,十日之内,必全歼异族! “陛下圣明!” 众人纷纷躬身。 待到群臣都散得差不多了,丞相不由担忧道:“可陛下,如今大魏之患……” 曹勐微微一笑:“打了这么久,也该歇歇了!” “嗯?” 丞相愣了一下,很快反应过来究竟怎么回事。 齐楚反目,纳贡派被屠杀,主战派当道,势必不会跟以前一样联楚抗魏,正是与齐国修好的好时机。 三线作战,似乎已经成了伪命题。 但这点,皇帝却提都没有提。 估计也是想敲打一下群臣,要铭记历史,知晓什么是大义,什么是小节吧! 丞相看了一眼曹勐,须发皆是乌黑。 又看了一眼自己花白的胡须,不由大为惭愧,躬身道:“陛下圣明!” 曹勐笑了笑:“丞相好生歇息,未来几年魏国也会休养生息,到时候可就是丞相操劳的时间了!” “老臣领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