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十四惊惶和“我”-《诸天从陆小凤开始》
第(1/3)页
无双府。
假独孤一方向书房所在的方向步去。
他龙行虎步,昂然而行,每一步踏出,都能予人一种上位者的威严与霸道,卓有法度。
事实上,此人虽是假的独孤城主,但身为步白素贞手下使者之一,实力亦是世间一流,论武功实力,未必逊色与真正独孤一方。
但当独孤一方走到书房前时,心中依旧不由蔓延起一种名为“恐惧”的情绪。
那一道黑色身影,如神如魔。这些日子他隐晦的用了一些手段去探测对方,可却只得出一个结论——深不可测。
而名为“生死符”的恐怖武功,更是将他折磨的欲生欲死。生死符中数十种纠缠的真气,在他体内流窜。每当他试图将“生死符”拔除之际,那种可怕专心的疼痒,就会如潮水般涌来,使他恨不得将每一寸皮肤都挠烂。
在书房前徘徊半晌,独孤一方终于叩响房门。
“进来吧。”
在得到对方应允后,独孤一方推开房门,就见那黑色梦魇正坐于案前,龙飞凤舞,不知在提笔书写什么。
“启禀公子,公子交代的事,属下都已完成。”独孤一方躬身一礼,始终不敢抬头。
“嗯,这样最好。你是无双城的城主,凌驾上万城民之上。但也要知道一件事,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若将满城百姓苛刻太甚,最后已有倾覆之危。”玉连城语气平淡,头也不抬头,继续在案上书写。
原来,是玉连城通过独孤一方,颁布了几项政令,以使得无双城居民不必生活在水生火热之中。
“属下受教了。”
不管假独孤如何腹议,表面依旧对玉连城恭敬无比。
玉连城忽然话锋一转:“你可知十二惊惶?”
假独孤身形一震,恭敬道:“公子说的可是百晓狂生所著的十二惊惶?”
“正是。”玉连城微笑的点了点头:“看来你知道。”
假独孤道:“公子说笑了,就算属下如何孤陋寡闻,但毕竟无双城的无双剑毕竟名列十二惊惶之四,一向被独孤家视为荣誉。我若不知,又如何能当好独孤一方而又不被人发觉。”
原来,距今江湖八十年前,有个对江湖人江湖事无所不晓的人,令江湖人士又敬又恨,更赢得了一个古怪的称号,正是——百晓狂生。
此人博古通今,诗词歌赋无一不精,而且对江湖各大门派武学及渊源,了若指掌,如数家珍。
而他终其一生,都在编撰一卷武林秘史,作为自己,亦为当世武林做一见证。这一卷武林秘史中,所记录最惊心动魄的存在,便是“十二惊惶”。
所谓的“十二惊惶”,就是百晓生极其所在武林中,最令江湖人闻风丧胆,“惊惶”色变的十二个存在,故才被称为十二惊惶。
这十二惊惶分别是火麒麟、雪饮刀、火麟剑、无双剑、未出炉的绝世好剑、英雄剑、剑宗、少林、武当、塞外毒影邪门、正邪道以及……“他”。
“嘿,百晓狂生号称无所不知,无所不晓,实际却根本不了解这武林中真正的惊惶。或者说,他虽然了解,但却不敢公之于众。”
玉连城将笔一搁,吹干笔墨,嘴角掠起一丝笑意:“现在,我就来教天下人瞧瞧,什么才叫惊惶。”
假独孤并不明白玉连城的意思,但随着对方衣袖一拂,那一卷帛书飞到他面前,被他接到手中,看到帛书内容时,立时脸色立变,同时也明白了玉连城话中之意。
只见帛书上卷首语,大意是百晓狂生所著十二惊惶,荒也谬也,不足道尽世间真正惊惶,而这一卷中,才是足以令人“惊慌”色变的存在。
第一惊惶——天下会,目下风头最盛的江湖势力,有席卷天下之势。其帮主雄霸,拜师三绝老人,武功卓绝,野心勃勃,更受天命眷顾,有十年大运。这十年期间,挡者披靡,更将铸就无上霸主地位。
然而,十年一过,宏图霸业,不过黄土一捧。
第二惊惶——剑圣,剑圣独孤剑,无双剑主,天生剑痴,五岁习剑,七岁青出于蓝,九岁一剑成名,十三岁顿悟剑道,曾为求剑道巅峰而远赴东瀛。归来之后,已自创圣灵剑法,从剑一至剑十八。曾以圣灵剑法与武林第一杀手组织“天池”大战三天三夜,将一百零八杀手,杀的只剩最后天池十二煞。
后因败于武林神话无名之手,从此退隐江湖,淡漠世情。
近年来,剑圣将圣灵剑法推演至剑二十一,圣灵剑法越发深不可测。但天地有尽,圣灵无尽,剑二十一后,又有剑二十二,乃至于……剑二十三。
若有一日,剑圣能够创出剑二十三,那定然是宰割天地的一剑。即使强如武林神话,也唯有败于此剑之下。
第三惊惶——武林神话,无名。
英雄剑之主,剑宗传人。
初出江湖之际,便击败剑圣,风头一时无两。后以一己之力,挫败武林十大门派,杀的武林一度萧条,至今未能恢复,后因结怨太多,妻子被人毒杀,不得已诈死归隐。近年来修为更上一层楼,已达天剑境界,可令万剑臣服。
为人淡泊名利,心怀天下,修为高深莫测。若有外敌图谋中原,必先以各种阴暗手段致使无名伤残,方敢入侵。
第四惊惶——长生不死神。一尊出自步氏神族的神,武学天赋超凡。其身怀移天神诀和灭世魔身两大神功,打破四十大限,创立搜神宫,几度险些统治天下,皆功败垂成。如今更身怀无量摩诃,几乎可算天下无敌。
一尊无敌又不死的神,对于世间来说,或许将会是一场难以想象的灾祸。
然而,长生不死神,岂能不老?又真能不死?
第五惊惶——魔主。
世上既然有神,岂能无魔。魔主白素贞,好似从神话降临现世,同样是一位长生之人,其六大魔渡神乎其技。
然,神非真神,魔亦非魔。
魔怀慈悲,竟似以一颗魔心渡众生。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