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赵羽微偏头看了眼走在前面的苏泽,他正和蒙阿琳核对物资数量。 … “苏先生,非常感谢。” 众人表达了来意,在出示赣南健康码和核酸证明后成功进入福利院。 院长是一名老年妇女,这家不在市里的福利院,实际上非常的破旧。 并不属于社会性福利院,是李院长从31岁开始,自发收养各种孤儿。 李院长现如今坚持了32年,32年里收养过260人,非常的不容易。 这么多年,完全是靠丈夫留下的工厂,后来被政府采购的钱坚持着。 这只是一部分,那些钱远远不够,更多是靠儿女们和爱心人士资助。 里面是一个学校,也是苏泽迄今为止见过最小的学校,不到一亩地。 说是学校,可睡觉也是在教室里,严格意义上讲,这是一个大家庭。 因为,这就是李院长在丈夫去世后,拿自己的宅基地改成了如此。 墙皮算不上破旧,可随处可见的瓷砖代表了,这里有十几年的历史。 说明上一次翻修还是在十几年前,越往里走,就会让人越发不舒服。 这家福利院急需物资,需要社会人士的帮助,李姓院长非常的感动。 “李妈妈,叫我小苏就好了。” “这是我女朋友,小赵。” 苏泽被李院长握住手,他腾出另一双和煦的说着,指向旁边赵羽微。 “谢谢,谢谢。” 李院长以前是教师,但多年以来除了面对生活的积极,她已经被磨灭了太多的语言,更多是用行动表明。 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她两只手抓住了苏泽两个人,表达着谢意。 “对比起我们,李妈妈才伟大。” 众人往里面走,不大的院子里有几个简易的户外设施,有几个孩子。 福利院的孩子年龄各不相同,但年龄越大的人,就代表越拥有缺陷。 例如台阶之上有一个年龄二十多岁,比苏泽两个还要大点的男人。 他坐在小马扎上面晒着太阳,手势以及坐姿,和普通人并不太一样。 越往里走,环境就约不尽人意,听着李院长介绍福利院的人和现状。 有自豪,因为从她这里走出的208个孩子里,有18个都考上了大学。 有忧愁,因为不同于正规收养,这些孩子越多,环境就越来越不好。 李院长一开始,只是因为没有孩子,加上手里有点钱收养了三个。 可从第一个遗弃的婴儿放在她门口时,逐渐演变为了现在的几百个。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