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见董虎沉默不语,活了半辈子的老人知道他动了恻隐之心,犹豫了下,再次开口。 “北地郡的羌人知道虎娃你跑去了北地郡,他们都怕你,知道你杀人无数,知道你杀了无数羌人,杀了很多匈奴人,想要造反的家伙都跟着逃去了汉阳郡、金城郡,返回北地郡的都是些被裹挟的老弱妇孺,他们……他们不敢在你面前造反。” 董虎眉头挑了下,心下却也知道老头有些话语是对的,羌人造反与四处流窜的流民有些相似,主要原因是大西北穷,很大一部分粮食需要牛羊填补,让他们窝在城内也不可能长久。 四处流窜,就会抢空能够看到的一切,这不是哪一个人能够制止的,只要有一个动手,就会有无数人有样学样,就会有活不下去的无数人被迫跟随…… “啊啊……” 儿子小手乱舞,嘴里更是“啊啊”不断,看的老头心下一动。 “虎娃,你的儿子需不需要先生?” 董虎正思索蔡邕话语里的可行性计划,听他这么说,也不由笑了。 “先生也学会了在现实面前低头、迂回了啊?” “呵呵……” 董虎轻笑摇头,或许他教不出老头这般诗词歌赋宿儒大才,可若论实用、驳杂知识,董虎自信能甩这个时代任何一人几条街。 “你也别说咱不给你面子,也别说咱不愿意施舍仁德、怜悯,富平县的田地都是咱的田地,咱可以不向他们讨要一文钱赋税、佃租,他们只需要向你缴纳田税即可。” 见老头犹豫,董虎又说道:“咱的兄弟南下富平县时,那里基本上没了人,这你是知道的,城内原有的富户也被造反的人杀了个精光,田地本就是无主的田地,你不答应,那就是你想私吞了那些田地。” “虎娃你……” “别急,先让咱虎娃把话语说完。” 蔡邕一阵郁闷,也只能耐着性子听着小混蛋继续开口。 “凉州易乱,究其根本还是人穷,但凡富裕大城都不会先乱,也是坚守最长久的地方,根子就在于大城周边土地肥沃。” “但咱说的富裕,不是一人富裕,即便先生占有富平县所有田地,再如何富有,即便用自家仓库里粮食征募到了兵卒,也很难持久守城,因何?因为先生用钱粮征募的兵卒是雇佣关系,价钱合适就做,不合适卷着一身破皮子跟着贼人造反。” “可若所有人家里都有粮食、牛羊,贼人来了,所有人就要担心自己的粮食、牛羊被贼人抢了,就会与贼人拼命。” “城头上同样是兵卒,两者是不同的。” 董虎笑道:“先生是清廉大德之人,想来是不会私自占了那些田地的,肯定还是分给百姓耕种,唯一的梗是……田地名义上的主人是咱虎娃,先生会本能的觉得咱虎娃是不是在哄骗先生,之后再霸占了那里的田地。” “先生有这个顾虑是对的,人非圣贤,亦有五情六欲,咱现在可以忍住贪欲,十年、二十年能否还如现在?咱的子孙是否还如此?” “所以咱可以与百姓立碑定下契约,咱若讨要了百姓一粒粮、一文钱佃租,咱就不再拥有田地所有权,与咱在雁门郡、定襄郡、河套三郡、临洮、河湟谷地内一样,除了在富平县划出一些用来供养兵卒的田地外,只要咱违背了契约,田地所有权自动解除。”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