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节 校场(二)-《旅明》


    第(2/3)页

    鉴定完毕。

    不光梅抚西一人这样想,这也是今天一部分前来校场只看热闹不上场,有战争经验的老军和商队护卫的共同认知:天津卫熟悉骑战的北人军将多了,凭什么把命交给一个南人?

    于是当负责接待的小校得知这位梅小哥不愿签书画押后,不由得摇了摇头:“可惜了小哥一身好本事。”

    梅抚西这时也只能尬笑了。

    ........................

    虽说有一些不和谐因素存在,但是选拔大会依旧热热闹闹地进行了一上午。

    毕竟有一千多人在场,愿意上阵搏一把得还是有很多,所以时不时校场上就会响起一阵喝彩:不是张三马术精湛,就是李四连射靶心。

    总之,在这个民众缺乏精神娱乐的时代,有人花银子提供场地、马匹和设备请大家来表演,这就相当于一场本地运动会,参与者无不兴高采烈......光看热闹都值了啊!

    更值的还在后头。

    到了正午,选拔告一段落后,从校场外来了一串大车,赶车的伙计都穿着本地人熟悉的一些饭馆服饰。

    从车上抬下来的,是棉被盖着的一桶桶夹肉大饼。

    这一下校场上当真是欢声雷动了:“曹总兵大气”,“曹总兵仗义”的呼声连绵不绝。

    这边分发大饼,那边的锅炉房里就抬出来了一桶桶滚烫的茶水。这一下整个校场上气氛大好,上千名吹了一早上寒风的天津卫武人,一个个都开始啃着大饼,喝着热茶,满面笑容。

    台下的哥们其乐融融,台上的哥们就不一定高兴了。

    这个时候,同样吹了一早上冷风的张冬东等大佬,也在点将台上啃起了大饼同甘共苦的把戏还是要演一演的。

    不过点将台上的条件毕竟好了很多,不但菜品丰富,而且有炭炉在全程供暖。

    “大人,眼下正式签约的,只有一百五十人。”就在一干人吃饭的当口,台下的统计数字出来了。

    听到这个数字后,嘴里还嚼着猪头肉的张冬东同志愣住了:“就这么点人?”

    这个数字确实有点少了。

    今天是选拔的第一天,来的人是最多的,差不多有一千两百人。按照事前预计,这一千多名武人中,好歹能凑出来四分之一,也就是三百名合格骑兵,这个比例才是合理的。

    在这个数字基础上,明后两天再争取招募够一百名,这就达到了最低要求。

    然而一上午时间过去,在大部分人已经测试完毕的情况下,却只有一百五?

    听到下面书办报上来的数字后,负责天津卫本地情报工作的姚建设站起身,走到台下和几个不起眼的人交流几句后,回来说道:“很多人都没有上场,有顾虑,不愿意跟南兵去北边送死。”

    “这就对了嘛,我说也不至于就这点人会骑马吧?”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就可以对症下药了:“看来还是对咱们信心不足。嗯,是时候亮剑一波了,给土著开开眼。”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