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天地内丹法-《一品丹仙》


    第(1/3)页

    听东篱子将炼丹之法分为外丹和内丹,吴升忽然间想起,当年在雷公山上,木道人对自己说的那番话:“炼气本义,即为炼丹,青妙玄功,其源为炼丹之法,于体内成丹,以代气海之用。”

    思忖间,向东篱子问道:“前辈可知木道人?”

    东篱子想了想,摇头:“未曾听说过,这是何人?”

    吴升叹息道:“一位前辈,死在了稷下学宫两位奉行手上。。”

    东篱子问:“这个木道人,你认识?”

    吴升点头道:“木道人曾说,炼气本义,即为炼丹。”

    东篱子默然片刻,道:“果然是位高人。”

    哀思少时,吴升道:“前辈请讲。”

    东篱子道:“九转一气丹极适合作为第一炉内丹炼制,盖因其主药绿萝产自仙都山,此山你当知悉,老夫就不多言了,因此绿箩有先灵之气,当为药引。”

    当下,便向吴升传授内丹炼制法门。

    欲炼内丹,应先开炉鼎,其步骤共有三个,首先是“六根共震”,即于气海中鼓荡真元,使“丹田火炽,两肾汤剂、眼吐金光、耳后风生、脑后鹫鸣、身涌鼻搐”,完成了这一步,便可以开始“金液还丹”。

    六根震动时,舌根产生的金液,为修士本源之液,最为珍贵,不能浪费糟践,    需将其引入丹田,    形成不断循环,    犹似高崖泉涌、深谷溪瀑,这便是金液还丹。

    接着,再将真元在奇经八脉中游走,    将所有阻滞全部打通,这叫“通大周天”。

    实际上,    东篱子正是借鉴了丹炉的结构和运行方式:六根震动,    相当于“规划”丹炉的结构,    金液还丹,相当于构建灌溉的炉颈,    通大周天,通的是真火通道。

    完成了这三步,身体和气海被赋予鼎炉之能,    可以准备炼丹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