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平常他肯定要暗中指示人去嘲讽嘲讽程处默他们,但是这次他却没有。 心里一直想着等这次诗会结束,肯定能得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的夸奖。 李泰没有指示,自然没有人去找程处默他们的麻烦。 程处默几人也没有主动惹事,安静的等着诗会开始。 “今年又是一年一度的诗会,多谢诸位能够前来参加。”李泰面带微笑的说道。 “殿下,不知今年的题目是什么?” “是啊,我还等着大显身手呢。” “许兄,我记得去年你做的诗,也就勉强能看吧?” “你又能比我好到哪去?” 李泰压了压手,大殿安静了下来。 “诸位,前段时间母后重病缠身,让本王非常惶恐,还好母后吉人天相。但是本王发现,现有的诗词中,赞颂母亲的却非常少,因此本王将这次诗会的题目定位:歌颂母亲。”李泰缓缓说道。 “殿下的孝心感人肺腑,实乃天下表率。” “是啊,养育之恩大于天,理应歌颂。” …… 李泰话音刚落响起一片赞同声。 以孝治国的思想最早萌芽于西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对其内涵进行了进一步扩充,将其升华人伦之本和治国之维,至两汉时期被正式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贯彻施行。 汉朝官员的选拔方式就是举孝廉。 孝廉,即孝子廉吏。 也就是说,要想做官,孝是前提。 在当时,如果一个人被传不孝,即便再有才能也不可能为官。 自古以来,孝与忠便是相互依存。孝是忠的前提,忠是孝的升华。《礼记·祭义》记载“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陈无勇,非孝也”,狭义的孝指的是对父母长辈的孝敬和赡养,而广义上的孝则包含对君主的忠心和对职责的忠诚,而这也正是统治者所看重的。 试想,一个自私自利,连对生养自己的父母都不能尽孝的人,又如何指望他为官之后为君主分忧,为黎民百姓谋福? 忠孝可谓是古代道德的制高点,自然没有人敢反驳。 加上李泰的身份,自然引起了一片附和声。 李泰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那大家开始吧。” 李泰说完,一群侍女捧着笔墨纸砚走了进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