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舆论造势-《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页

    当孟公的回复公示之后,大量官员立即上奏:”定天下者,孟公也,神之所命,当合符谶,以应天人之位。“

    然后各方官员纷纷上奏,引经据典,考究符谶,畅谈时势,并发明创造大量祥瑞,向张瑞证明,孟公受禅,乃是天命所归。

    整个天下都在为张瑞受禅造势,无数官员、士绅、百姓、名流都在探讨张瑞是否应该接受禅让。

    当然了,这时候若谁脑子一根筋,当众发表张瑞不应该受禅的言论。

    无数官吏、军兵、锦衣卫就会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现场,将其捉拿归案。

    至于罪名,莫须有或者腹诽,你自己在牢狱里选一个。

    狱卒也会以打量弱智的眼光好好审视一下这位思路清奇的人才。是得了什么失心疯,敢在这种关键时候发表奇怪的言论。

    只用了短短两天的时间,长安、洛阳沿线就形成了统一共识,孟公就应该应期受禅啊!

    无数人痛心疾首,孟公就是道德太完美了!当世圣人一样的人物,不愿断绝汉室国祚。

    可是这难道不是辜负了天下百姓的期望吗?

    长安学宫数万学子打着横幅闯进长安朱雀大街,站在朱雀门前向张瑞请愿,跪请张瑞为天下计,为百姓计,承接受禅。

    至于为什么教习没有阻止这些赤子之心的学生,让一群学子冲进了长安?

    因为在队列前排,那些高举横幅的就是长安学宫教习。

    这支游行队伍前后甚至有禁军净路,两侧有禁军维持治安。

    学子们的游行能不顺利吗?

    这声势浩大的声援,直接将舆情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度。

    百姓们对禅让一事再不陌生。

    所有人都有了牢固的认知,孟公受禅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百姓再不会有突兀之感。不会一觉起来,惊奇的发现孟公要受禅了。统治天下四百年的大汉忽然就亡了。

    张瑞亲自走到朱雀门上,言辞恳切的劝导长安学宫学子:”儣牛之驳似虎,莠之幼似禾,事有似是而非者,今日是已。鷪斯言事,良重吾不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