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此乃孤之韩擒虎也-《汉末之并州匪政》
第(2/3)页
这位长孙素裤子上虽然有个补丁,但洗的干干净净,清清爽爽,绝对是自己的裤子。
以贫民的经济水平,若是借的裤子,绝不敢去洗,洗坏了赔偿还是个麻烦。
张瑞问道:“豪族无孔不入,怎不资助此子?一旦其高中状元,立即便是将门显贵。豪族们应不会如此短视才是?”
王凌笑着说道:“此正是其难能可贵之处。不为钱财所动,能守得初心。并未投效于任何豪族。”
“同孤讲讲其事迹。”
“长孙素弘农华阴人士。”
“哦?”张瑞惊讶,说道:“华阴杨氏所在之地?此地可是富庶非常,司马朗治理之下,华阴桑田成片,农业发达,工商繁盛。太华山下胜景,实乃关西之明珠。长孙素怎会如此贫穷?”
“长孙素母亲便是华阴杨氏宗族之女,虽不算显贵,但至少是大户人家。却私自嫁于一名豪侠为妻。”
张瑞看了王凌一眼,他对这位长孙素还真是看重非常啊。
所谓聘则为妻,奔则为妾。
没有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怎么可能嫁人为妻?
王凌继续说道:“然侠以武犯禁,长孙素幼时便丧父,之后事母至孝,其母患病,其常年守候在旁,因而家境困窘。”
“若在汉室治下倒是可以举孝廉。”
王凌不禁一笑,说道:“丞相戏言了。郡国满二十万户准举一孝廉。即便弘农杨氏,族人上万,每年亦只有一人能举为孝廉。如何能轮到长孙素?”
张瑞也不禁一笑,说的没错。这也是科举制前期能那么顺利推行得原因。
寒门子弟、平民百姓,根本就无所谓,不论察举制、科举制前期都与他们关联不大。
最欢迎科举制的就是世族子弟。上万族人,要是一年一年的等,等到死也轮不到自己。
更何况弘农郡守哪敢年年将孝廉名额送给华阴杨氏?这种特权要等到九品中正制确立以后,世家门阀们才能毫无顾忌的互相授授官职。在察举制下,孝廉人选怎么也得在郡内几家豪族之间轮换一下。
这就导致各大世族子弟出仕的概率更低了。二十年出生上万人,可能只有两三人能出仕。
这种情况下推行科举制简直是比推恩令还要无解的阳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