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借贷变得真的很难。 直到九十年代末,十年之后,温洲人的民间资本才再次变成借钱的都是大爷,他们恐怖的聚集资金涌向房地产,买房如买菜,成为令人闻风丧胆的炒房客。 温洲的发展史其实也是一副借贷史。 如今特别时期,有关系才能借到钱。 那么那里找关系,李均只是隔壁班的王雄快要辍学去经商了,他的两个大哥都是做生意,自然是认识放高利贷的人。 李均不认识王雄,后来只是通过报纸和温洲的新闻还有一些其他地方知道他,因为他就是当年“胆大包天”承包飞机的三兄弟之一,他的两个哥哥带着他后来混出惊人的事业,他们被誉为温洲人的骄傲…… 三兄弟中那个王耀是最厉害的。 不仅是年龄最大,而且其闯荡社会也最久,形形色色的人他都认识,才有了他后来“胆大包天”的资本。 所以李均想通过王耀找到放贷人。 而找王耀,先要认识王雄。 班级里的王枭好像是他们一个村的。 在后世的同学聚会里,李均曾听到过王枭吹牛拉过身价过。 王枭,在班级里不是一个好学生,成绩很烂,他是家里花钱买的名额读的这个学校这个班级,现在的他也不是太想念书,一直想着出去闯荡,他觉得自己再怎么用功都不行,他感觉他丫的就不是读书的材料。 所以王枭基本在班级是一个混世魔王,不学好的代名词。 那抽烟,打架,喝酒样样在行,不在话下。 李均记得当年的王枭是被学校开除的,当时他在课堂上做不出数学题,数学老师非要他做出来,早就准备大闹一场的他把放在书包里的爆竹引燃,然后……他就被学校勒令开除,从此之后再也没有踏进学校的大门,学历那一栏从此停留在高一那一栏。 他这家伙就整个一个不听话的孩子,而李均就完全是一个听话的孩子。 不过,最后的结局是王枭混出了一个大老板,李均成为了一名大学教师,儿子生病,李均就想找他借钱…… 现在想来李均都觉得是无限唏嘘。 正如后世一个研究,说不听话的孩子,可能会有更大的成就。 华夏式的听话教育历史相当悠久,很多父母自诩比孩子多出几十年的人生经验,于是执着于规划出一条成功的路线,只希望让孩子早些走上正轨,其用心之良苦,可歌可泣。 一群心理学研究人员对七百个五年级的孩子进行追踪研究,他们把这些平均年龄在12左右的孩子们的智商,性格,日常行为以及家庭经济进行统计和汇总,作为数据保留了下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