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米见在窗前站了会。 可是最后,她回复的是:你挑东西的眼光很好,就是礼物有点贵。 这姑娘又回避了自己,张宣愣愣地看着手机。 不过也说不上什么失望,这才是米见。 张宣回:我一直有个梦想,如果我有能力了,想把最好的都给你。 米见盯着手机,静了半分钟后,回:谢谢。 第二次说谢谢了。 老男人不能再为难她,适可而止问:吃晚餐了吗? 米见回:吃了。 接着米见又发一条过来:你回国了? 张宣问:你怎么知道? 米见回:我猜的。 张宣打字:把“猜”字换成“算”,我会更喜欢。 米见眼带笑意阅读完这条短信,没回。 等了一分钟,张宣打字:我今天到了羊城,过几天来看你。 米见回:好。 张宣打字:我请你吃干锅鸭,你带我去兜风。 眼里的笑意扩撒到了脸上,米见再次回:好。 这时廖芸从浴室出来了。 张宣同廖芸打过招呼后,回短信:家里有客人,我带他们去吃晚餐,今天先到这。 米见回:嗯,你早点休息。 张宣回:你也是,早点休息,要是有多余的时间,可以偷偷想下我,不要告诉我。 短信编辑完,摁发送键,张宣把手机放到了茶几上。 他知道以米见的性子是不会轻易回复这条短信的。 邵市,米见看着最后这条短信,轻轻抿嘴,随后闭上眼睛想象张宣发这条短信时的心思和表情,他应该是不抱希望我回复的吧? 这般思绪着,米见心情特别好,拿起手机开始编辑短信:你让我休息,我哪还有时间。 葱白的手指放到发送键上,望着短信内容,她忽然轻抿嘴笑了起来,不过接下来又犹豫了。 犹豫十来秒后,米见手指往右移动,放到了删除键上面,顿了顿,接着一口气删掉。 稍后摁返回键,回到了手机“短信箱”的界面,细细数了数,发现他刚好给自己发送了10条整。 手指下移,点开第一条短信,看完。 又看第二条... 这次看得很慢,足足花了3分钟才阅读完。 “见宝,陪妈出去散步。” 刘怡推开门探头进来。 “好。”米见把手机放抽屉里,走了出来。 刘怡不着痕迹地扫一眼抽屉,假装没看到,也不去问,母女俩出了房门。 羊城。 三人洗漱完后,张宣开车带两人出了中大。 他问廖芸:“阿姨,吃湘菜还是粤菜?” 廖芸看着外面的街景:“试试粤菜,还没吃过。” 张宣转向,直往海珠区最有名的粤菜馆去。 粤菜嘛,烧鹅和白切鸡总得点一样,廖芸对着菜单琢磨一阵,要了烧鹅。 把菜单给陶歌,她要了烤乳猪。 最后菜单回到了张宣手里,他负责点海鲜。 名贵的老鼠石斑鱼,点。 雪蟹,点。 有鱼有蟹怎么可能没虾? 赘虾,上。 最后他还要了个蛤蜊汤。 怕廖芸清汤寡水吃不惯,他特意要求店里调味一个辣椒油碟放她跟前。 廖芸看他一眼,微笑着没拒绝。 果然不愧是喜欢吃生鱼片的人,廖芸也好,陶歌也罢,都爱吃海鲜。 张宣留心,发现廖芸很会吃,先吃几口不辣的,然后来几口辣的,交换着吃说不腻。 说到解腻,陶歌直接要了酒。 张宣要开车,没喝酒,要了可乐。 这顿饭吃得时间比较长,回到中大的时候天已经黑了。 进屋简单洗洗手,廖芸见他要去书房。 就问:“今天这么晚了,还要写作?” 张宣回答道:“只要条件允许,我每天都会抽空写一会。” 廖芸问:“保持感觉?” 张宣点头:“对,保持感觉很重要。” 廖芸望了望书房门,笑着看向他。 得,想进去看看就直接跟我说行不行? 我又不是外人。 张宣热情地把书房门打开,请廖芸进去参观一番。 三面是书墙,进到里面就能闻到一股书卷清香。 廖芸缓缓环视一圈,问:“这里面有多少书?” 张宣如数家珍:“1289册。” 廖芸没做声,慢慢走到一边开始翻看他书架上的“潜伏”样本。 由于婷婷的原因,廖芸读过他的所有小说,包括哈利波特和发条女孩。 陶歌没像廖芸那样漫无目的,她直接向张宣索要了“人世间”手稿开始查看。 后来廖芸发现了这一幕,悄然问张宣:“新书。” 张宣抬头说:“新书。” 廖芸拿起一本稿子,封面写有“人世间8”的字样。 接下来,陶歌和廖芸在看人世间,张宣开始写作,这个样子持续到凌晨才结束。 看了几个小时书,廖芸放下手稿时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对张宣说:“这书好,阿姨很喜欢看。” 张宣开口:“等我完本,第一时间邀请阿姨看完。” 廖芸点头,嘱咐:“时间不早了,你也早点休息。” 张宣回答:“马上就好。” 马上,文人眼里的马上,廖芸在伦敦早就领教过了,没再多说,出书房准备睡觉。 见廖芸走了,张宣催促陶歌:“你也去睡吧,孤男寡言容易让人误会。” 陶歌听完,直接起身走了。 10分钟后,陶歌又进来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