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前尘往事之玉不离身6-《上古泰皇》


    第(2/3)页

    于是乎,两位好心的婢女姐姐垂头丧气的离开,忙着为诸人加餐去了。

    越姜甚是开心,迫不及待的想去尝一尝那汤汁的味道。

    女孩白天喝到了太湖独有的银鱼羹,堪称世间美味。当然,她最初是抵触的。毕竟幼时对鱼有着深深的恐惧之感。然而,经婢女介绍那银鱼长相似鱼,其实是与小虾一般。若熬成羹汤,吃了竟无需吐掉骨头。越姜打消了顾虑,也就将此物当做虾米来食用了。果真是鲜美异常。

    此时,回忆起那味道,不免口中生津。女孩端起碗来,不顾滚烫便是喝了一口。随后,像个小狗般吐了吐舌头。

    “好辣!好辣!”

    再然后,她又抿了一小口。感觉是甜味,便将那碗汤汁全部喝掉了。越琴抿唇轻笑,看着碗中的汤汁,无奈的摇了摇头。

    借着火炉的微光,越姜陡然发现碗底竟然残留了一片生姜。她这才恍然的自言自语道:

    “原来是姜汤啊。”

    旋即,又觉得不对,惊奇的嘀咕道:

    “吴人的姜汤为何是甜的?娘做的不是咸的么?”

    于是,急着找寻答案的女孩便催促着越琴姐姐也将那碗姜汤饮下,用面上惊讶的表情向对方询问其中的缘由。

    女孩很聪明,自知无法用肢体语言来形容味道,便也想出这般不错的主意。越琴很快便明白了对方的意思,解释道:

    “这姜汤是甜的,只因我等是女子。那婢女兴许不知我等皆是越人。虽说这姜汤有解暑之用,但也只是因中暑晕厥时才会与人服下。她们多半是想为你我去除湿气,担心...女子的身子。”

    这一停顿,越姜瞬间便脸红了。虽说她还没有那种事情,但是时常被家中的嫂子们言语暗示。女孩早就明白了这些。

    越姜呆呆的看着汤碗,又望向门外,眉头一凝,猛地站起身来,越琴纤手轻扬,掩唇笑道:

    “呵呵。不用去了。你哥哥他们喝得是咸的。”

    越姜呆在原地,难以置信的看着越琴。心想:

    “这你都猜的出来?和矮子哥哥一样的可怕。不对,呃呃...哥哥。”

    回想起矮子的叮嘱,女孩立时安静的坐下。两人继续托着下巴,看着月亮又抒发起了感慨。越姜闲来无趣,自陶碗里取出那片生姜,冲着越琴指了指自己,露出个狡黠的笑容。越琴满脸疑惑的神情,越姜又重复了几遍动作,盯着对方坏笑不止。

    或许是喝了姜汤的缘故,不一会儿,越姜便发出了一身的汗。

    夜渐渐深了,微凉的风自湖面拂过。淡淡的凉意让身体疲倦的感觉顿时冒了出来。不久后,越姜哈欠连连的趴在木案上睡了过去。越琴无奈的抱起女孩,将其安放在床榻上。自己则侧躺在床的边缘,看着陶炉里残存的炭火出神。

    片刻后,女子陡然坐起身来。似乎是想到了什么。随后,犹豫的看了看床下的鞋子。或许是担心木质的鞋底会发出声响打扰到旁人的休息,于是,她轻踮着脚尖向那暗红色的火光处,曼舞翩跹的走了过去。

    来到桌案旁,女子将桌上的古琴小心拿起,抱在怀中。安静如月色般的站在窗前,她久久的凝望着远处的湖面。

    湖面波光粼粼,交叠的光影倒映不出月亮的形状。青蛙的叫声此起彼伏,遮掩了水浪的声音。直至炉中的火光熄灭,她才转过身去望向床榻上睡熟的女孩。

    时常用来表达善意的微笑挂在脸上,借着淡淡的月色,女子玉手微扬指向自己,在胸前停留了片刻,又指向手中的古琴。旋即,发出一声叹息:

    “要下雨了。又不安静了。”

    第二日,果然下起了倾盆的大雨。船在雨幕中难以辨识周遭的情况,便跟着雨势又是一路走走停停。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