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不靠谱的女间谍-《上古泰皇》
第(2/3)页
似乎是有些道理,不过王诩不信。他狐疑的盯着对方。试探的问道:
“你的武艺是谁教授的?”
仇由子静毫不避讳王诩的目光,与之对视并诚恳的回道:
“婢子八岁被掳,后被安置在国城的女闾中。十岁时,一帮胥吏来女闾中挑选歌姬。说是要送去别国,给公卿做妾。婢子的姐姐被选中了,而婢子却没有。于是,婢子求他们救我出去。一位大人向女官要走了婢子,说是给卫姬做贴身侍卫,后来便教习婢子武艺。”
为公主挑选女子做贴身侍卫,这理由貌似也说得过去。不过,姬兰身旁的小柔明显不懂武艺,而宁长这样的壮汉居然成为了公主的贴身侍卫。
王诩紧蹙眉头,将信将疑。谁料,仇由子静接下来的话,惊得他怀疑女子的智商。
“其实...都是骗人的。婢子被要走后,便加入了秘谍司。将婢子要走的那位大人,便是秘谍司的头领,忠尹伯。是他派婢子来监视大人的。”
哪儿有间谍游戏玩一半,尚未严刑逼供。对方就把所有的秘密吐露出来的?
王诩着实崩溃。他只是询问女子为何通晓武艺,并没有探听对方身份的意思。不禁为那忠尹伯叫起不平来。明显那秘谍司,也不是什么专业的情报部门。纯粹只是名字起的霸气而已。
“喂!你这么出卖那姓忠的家伙...合适吗?至少要有点职业操守?”
然而,仇由子静的回答,颠覆了他的想象力。
“回大人!忠尹伯不姓忠。他是姬姓,庞氏。嗯...职业操守是什么?”
王诩猛咳了两声。剧情不该是这样的。他茫然的追问道:
“咳...咳...你为什么要告诉我这些?不怕那庞忠责罚你吗?”
“婢子看得出,大人不是坏人。婢子的家人都死了。大姐也死了,二姐被送到了晋国。小妹至今下落不明。婢子孤身一人,又有什么可怕的?”
随后,仇由子静将自己的身世告知了王诩。她其实是仇由国的贵族之女。她们一族被称作白狄,属于北狄众部落中的一支。
当年,还是晋国六卿之一的智瑶,带兵灭了泫国与代国后,名声大噪。这时的白狄部落已经建立了两国,分别是中山与仇由。中山国在晋国的东北方,而仇由国则夹在晋与中山之间。由于仇由国地处太行山脉,山路崎岖难行。倒是不怕晋人攻伐。
这一时期,吞并外邦的土地与人口,那叫为民族争光。整个中原诸侯都会支持。中原就那么点肉,是个大国都想分一杯羹。于是,智瑶将目光放在了北方的中山国。那里的国土面积比郑国的疆域还大。若是不早些吃掉,岂不便宜了燕国?然而,若想吞并中山,必须先剪除仇由。
智瑶效仿“假途灭虢”之策,命人铸造了一口巨钟,称晋侯愿以礼乐相交于仇由。钟在春秋时期是非常重要的礼乐之器,相当贵重。仇由国君闻讯大喜,不顾臣下劝阻,命人开凿山路,填埋沟壑,迎接大钟。谁料这送钟之举,真就变成了送终。智瑶一战成名,被人尊称为“智囊子”,就此登上了六卿之首,太宰的位置。
仇由国覆灭后,百姓四散奔逃。大多数人选择北上投奔中山国。而其中有一支小部落则沿着晋齐边境去了卫国。他们受到了卫国国主的邀请,并且也曾听闻卫侯励精图治,致力于富强国家,是个广纳贤才的明主。于是,这支部落携带着大量的牛羊马匹,赶来投奔。却在距离戚城五十里处,遭到围杀。全族上下仅有四名女子幸存。最小的女孩只有六岁,便是仇由子静的妹妹。而那时的她,也不过八岁而已。卫国当时的国主,正是姬辄。
四个女孩都被烙上了“奴”字的印记。仇由子静与姐姐子姝、子婉面容娇好,皆被烙印在左肩。而妹妹最为可怜,被烙在左额。想来那些人是认为六岁的女孩活不到长大成人的一天。随后,她与两个姐姐被带到了朝歌。妹妹则被送去了戚城。从此她们姐妹天各一方,再无相见。
大姐子姝在进入女闾的当天,因不堪受辱,在梳妆时,吞下木笄便死了。她与二姐子婉在两日后才知,她们抱着大姐的尸身,哭了很久。年芳十四的妙龄少女,穿肠肚烂,苦苦挣扎了两日,才香消玉殒。死状可怖,她至今难以忘怀。
说到此处,仇由子静潸然泪下。她缓缓地起身,行至厅堂正中,拜伏在地。
“大人!婢子并非不知廉耻的女子。将事情如实相告,是恳请大人帮子静找寻失散的姊妹。大人若是允诺,婢子愿终生为奴...侍奉大人。”
“快快请起。我答应你。其实我夫人她,也是....苦命的女子。”
王诩愕然。险些说漏了嘴,将阿季的身份暴露。他又皱起眉头,再次打量着女子。
难不成仇由子静是故意以退为进,卖出破绽,好进一步探听他与姬兰的秘密?可怎么看都不像是在说谎的样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