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秦军将校精通律法可以理解,但是会开荒屯田,教授百姓五谷种植,这不是在抢我农家的活?”幕府的农家士子低声喃喃道。 “他们不会啊,但是律法有写啊!”第一梁解释说道。 大军将校不可能在学习兵法布阵之外还有精力去学习五谷耕作,可是秦律中有啊,秦律中明确的规定了耕种之法。 挖地几尺,耕种几何,何时播种,何时施肥,施肥多少,秦律中都有着明确的规定。 “这东西没有普适性吧?”农家士子皱了皱眉。 五谷耕作是看天时地利的,靠着律法规定去做,不一定适合啊。 “的确不是每个地方都适用,但是律法推及帝国所属,不能保证全都适合,但是能保证各地都能生产。”樗里寻回到了幕府,看着农家弟子答道。 秦律规定的耕作是按照关中的标准来的,不可能适用每一个地方,但是却能保证每一个地方都能生产出粮食,有了最低的保障。 这就是秦律,律法只是有着最低的保障,也是最低的约束,再结合秦律奖励耕战,在这基础上,各地百姓都会在秦律的基础上去改进耕作,从而获得爵位,进入仕途。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幕府要有农家士子的原因!”樗里寻笑着看向了农家士子们。 农家士子也不傻,大军都拉去种地了,他们农家士子自然也是不可能坐在幕府中饮茶聊天。 “我等即刻配合大军采集各地土壤,钻研精耕之法,推行百越!”农家士子们纷纷表态。 若是他们再不动,那在幕府也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大家门客之中从来不会养无用之人,而他们跟着大军来到百越不都是为了军功,从而获得察举,举荐出仕? 因此,现在是他们展现个人学术学识的时候了,做好了,高官厚禄都在等着他们,做不好,他们自己也没脸在幕府之中呆着了。 农家士子们也跟随大军行动,深入百越各村寨,因地制宜的教授当地百姓精耕之法,再结合各地收集来的资料,整理出最适合百越精耕的农令。 随着农家士子的动作,幕府中各家士子也不好意思不干活了,纷纷铆足了劲的干活,各种适用于百越的政策法令也纷纷出台,传达到百越各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