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2章 支持者-《春风1991》


    第(3/3)页

    “徐镇长,我跟你交个底,我家里是做生意的,生意做得很大很大。我是西工大毕业的,在读研究生,完全有机会去部委工作,最差也可以留在省里,我对仕途没有什么野心,只是想尽自己的能力为老百姓做一些事,而且我认为这是一名党员干部的天然使命。”姚远沉声说道。

    徐辉沉默了半晌,道,“七年前,也就是1988年,当时的环境你应该知道,有很多外资、港资企业进入华夏,回龙镇山多地少,但是水资源丰富,当时我引进了一家港资的矿泉水公司,港商计划投资三百万港币在回龙镇建水厂,可惜最终失败了。”

    300万港币即便放在现在也是一大笔投资,更别说七年前的1988年。

    至于为什么会失败,姚远猜到原因了。

    果然,徐辉说,“当时关镇长已经当了五年的镇长了,他认为这样的投资是杀鸡取卵,他认为没了国家级贫困镇这顶帽子后,以后每年几百万的扶贫款也就没了,这是稳定的收入,投资建厂说不定什么时候就破产。”

    很奇葩的理由,可是这却是残酷的现实。

    “当时的情况和现在差不多,你和关镇长挑明了态度,明天市县领导和企业老板来,他会当场提出反对意见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徐辉沉声说道。

    姚远算是明白当初徐辉是怎样变成坐冷板凳的副镇长了,分管教育、民政这些才有实权,分管工商业、农林业、科技这些领域,在回龙镇就是等于被夺了实权。

    他能说这些话,姚远很感激,“徐镇长,谢谢。”

    徐辉轻轻拍了拍膝盖,道,“好多时间都浪费了,如今想做点事都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入手,姚助理,说心里话,你让我感到惭愧。不说多了,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开口。”

    这就是他的态度了,他是站在姚远这边的。

    尽管如此,姚远这边支持外地客商落地建厂的干部里,也就徐辉和王瑜,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副镇长,一个妇联主任,与支持关天明的力量相比,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即便如此,姚远依然很感动,徐辉的表态是在用他未来的仕途在做赌注,这并不容易。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