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零一章 蓝烟-《我的大明新帝国》


    第(3/3)页

    今日他相当于是给蓝烟撑腰,若不对孙娴有所表示,恐怕其他人就会认为孙娴已经失宠了。

    这对朱瞻基以后平衡后宫,可不是一件好事。

    皇帝也在,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所以宴会显得很无趣,朱棣也知道自己在这里,众人都不习惯,所以很快就填饱了肚子,起驾离开。

    众人纷纷起身相送,他大手一挥:“诸卿不必多礼,让基儿送我一程即可。”

    这样一说,其他人才不再多礼,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朱瞻基搀着他的左臂,一直将他送到了文华门,他才开口说道:“蜀王妃今日求到朕的面前,朕也不好拒绝。蓝玉已死,功过不需再评,以后对蓝氏好一些,留下血脉,也算对蓝家有所弥补。”

    朱瞻基点了点头说道:“孙儿省的,只是她的这个身份……”

    朱棣笑道:“蜀王妃不至于蠢到让蓝氏认祖归宗,此蓝氏与蜀王妃并无瓜葛。”

    朱瞻基这才立即点头说道:“孙儿明白了?”

    朱棣又问:“海军事务操持的如何了?”

    “到五月间才会有所成效,若想完全改变,尚需一些时日。以孙儿预计,待明年兴兵东瀛,可堪一用。”

    朱棣瞪了朱瞻基一眼说道:“慎言,有些事可以做,却不能说。东瀛乃是不征之国,此不可忘。”

    朱瞻基连忙笑道:“是,大明只是前往东瀛缉盗而已。”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此事不可张扬。可惜去冬的倭寇并不曾敢骚扰我沿海,只是到琉球劫掠了一番,否则我大明也是师出有名。”

    朱瞻基安慰道:“我大明海军还未整顿好,此时也不急,总之最次明夏之前,孙儿定当能拿到铁证。”

    朱棣本来就是用这件事来考验朱瞻基,所以在海军的组建上也不多指点,就准备离开。

    这个时候,朱瞻基又想了起来说道:“皇爷爷,方才定国公跟孙儿请将世子收录幼军,孙儿答应了下来。并且想多收录一些勋贵子弟,放在幼军锤炼一番。”

    朱棣站定了身子,沉吟了一下说道:“此事甚好,那些勋贵子弟可没有了先辈的锐气,又在京城浪荡不堪,败坏风气。不过,幼军所学甚杂,一些技艺不可大规模相传,今后要择人而教。”

    “孙儿记下了。”

    朱棣一走,文华殿里面的气氛登时就热闹了许多,朱瞻基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杯觥交错了。

    他这个寿星公回来,自然被一些长辈关注了住。平日他们跟太孙亲近的机会也少,今日刚好在酒场上拉拉关系。

    面子工作,朱瞻基还是很拿手的。他也不以自己的身份为傲,只以晚辈的身份,与他们畅饮起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