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彩陶刀马人》
第(2/3)页
“是啊,这个世上,有你真好,但陆小梅那边,你怎么办?”
“不是多大问题,她知道我的内心里住着你,我也会处理好这件事情,既不让她难堪,更会让她欣然接受我们!”
“我相信你,你一定能把这件事处理得妥当。”
不知不觉,他们俩已走了很远的一段路。想到第二天的活动,他们还是折头回到了所住的宾馆。
第二天上午十点多,刘艺和吕传业带着彩陶刀马人出现在莫斯科文化艺术展厅,与中国其他兄弟省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一起交流。
“各位先生、女士和同仁们,我来自己江淮省沙河市,彩陶马刀人作为国家级非遗于2006年6月,首批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它历史悠久,始于唐宋,盛于清明,传遍中原大地,行迹八百里皖江。多次代表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漂洋过海,远销日本、波兰、匈牙利等十几个国家。界首彩陶以刻、划、堆、贴的装饰手法和黄绿白的三彩釉色,在《民间瓷器》、《陶瓷艺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等书刊中有着绚丽多姿的一页,享有‘东方之秀’的美称。”
吕传业的介绍行云流水一气呵成。他拿出自己从国内带来的彩陶刀马人,展示给大家欣赏。
“我手里的彩陶“刀马人”是吕家自创,我是第三代刀马人的传承者,我家的刀马人题材多取自戏曲故事的武戏情节,如《隋唐演义》、《三国演义》中的故事情节。这也是沙河民间陶器区别于其他地区民间陶器的特色之处。说起来到这里进行文化交流,也是有缘分的。据可靠消息称,1954年原苏联东方艺术博物馆《造型艺术》刊登了著名沙河土陶艺人吕振义先生制作的三彩“刀马人”酒坛巨幅照片,受到当时国际艺术界的热捧,特别是东欧地区的一些国家争相收藏,吕振义先生也就是我的爷爷,被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评为全国优秀民间艺人,与紫砂艺人顾景周等大师齐名,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其产品远销东欧、美国、日本、香港等国家和地区,被国际艺术界誉为‘有形不至而意至之妙趣’。今天来到此地,我也倍感荣幸!”
刘艺在一旁用俄语给吕传业当翻译,现场的嘉宾不断地鼓掌,围过来欣赏吕传业手里的陶器。
“按中国的话说,这就叫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相见不相识。也欢迎你们到中国去,到沙河市去做客。”刘艺最后作了总结,把展会推向高潮。
下午,他们一起去了几个市作交流,每到一处,彩陶刀马人都受到了当地人们的欢迎。两人在不同民族和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之间传递着中国文化和中国声音,让这里的人们了解在东方的文明古国悠久璀璨的文化历史故事。
在德国的汉诺威市,刘艺和吕传业参加了该市的“中国文化年——江淮周”活动。这里的人们对东方文化的热爱简直疯狂,他们每看到吕传业拿出的彩陶刀马人都要发出一声刺耳的尖叫。他们不光口口相传,还拿起彩陶瓶轮番欣赏。一位德国华侨看到彩陶刀马人就哭了。
“我也是江淮沙河人呀,多少年了,没见到家乡的文化符号了,这件彩陶刀马人,我自小在家就亲眼见过吕大师做过,没想到,到了这个年纪,在异国他乡还能见到如此的好宝贝,这件作品不管多少钱我都买下了,以后只要看到它,我就好像回到了自己的家乡呀!”老人热泪盈眶,硬是把钱塞给吕传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