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父皇,我觉得应国公得感谢我-《大唐:开局气哭李二》


    第(2/3)页

    臣以为,此事应当严查,还应国公以及蜀王殿下清白!”

    李靖也一步踏出,道:“陛下,应国公的两个儿子,今年都已经快到婚配的年纪,蜀王殿下才四岁,他怎么可能将两个算是成年的男子打成重伤?”

    说到这,李靖突然想起,李恪在秦琼府上挑飞李世民长枪的场景。

    啊……

    好像是有那个本事……

    李靖卡了一下,又道:“即使蜀王真的动手将人打成了重伤,那也肯定是有原因的,蜀王人品如何,我想陛下和冲远先生都有了解。

    如此贤良的孩子,怎么会主动惹是生非,动手打人呢?

    臣以为,此事背后定有隐情!

    请陛下查明真相在做定夺!”

    李世民沉吟片刻,看向了孔颖达。

    “冲远先生,你意下如何?”

    孔颖达站出列,一拱手,道:“陛下,老朽对事情的具体情形并不太了解,但凭借老朽对蜀王殿下的了解,他并非诸位大臣口中所言那般目中无人,嚣张跋扈,侍宠为骄。

    遂老朽以为,片面之词难成事实,还是将三方人叫在一起,当场对证才知此事应当作何定论。”

    李世民点了点头,脸上神色渐渐好了一点。

    暗道:“总算还是有明事理的。”

    李世民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当事人都没在跟前,你们这这争个什么劲?

    来人,传蜀王和相里氏,也将杨氏母女带来。

    既然你们要朕做主,那朕就做这个主了。

    究竟谁是谁非,诸位爱卿等下自己看。”

    王德闻言,赶紧小跑着出殿了。

    半柱香后。

    李恪站在大殿上,看着地上用担架抬进来的武氏兄弟,以及默默擦泪的相里氏,缩在一起不敢说话的杨氏母女,忍不住打了个哈欠。

    着大清早的,还真是热闹……

    李世民见人到齐了,开口问道:“蜀王,有人状告你将应国公的两个儿子打成了重伤,有没有此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