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火星复苏-《大国重工:崛起》
第(2/3)页
火星时间晚上8时正,火卫360号小行星撞倒了塔尔西斯高原上最后一座高山后,持续60小时的撞击终于结束了。
火星地表之上30公里的空间已经完全被混合了尘土、水汽的浓密云雾掩盖,火星地表上的情况完全观察不到了。
钟成只能知道火星磁场强度已经上升到了地球的75%,好过了事先的预期,复苏计划的主要目标完成了。
火星浓稠的云层中风云变幻、电闪雷鸣,大量的水汽开始凝结,火星全球范围下起了持续不断的大暴雨。
阳光照射下,大气层中氧分子合成了臭氧,火星的臭氧层在迅速的增加。
火星地表10公里内的大气浓度已经达到了地球的水平,不过仍然是以二氧化碳为主,氮气、氧气、氢气次之。
氧气含量已经从撞击前的0.15%上升到了3%左右,氮气比例上升最快,达到了25%,二氧化碳含量反而下降到了3%左右。
氮气的主要来源是大规模撞击造成的火山喷发,火山喷发造就的气体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氨气、氮气等等。
相对于氮气来说,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氨气都比较容易溶于水,也相对更容易和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
而氮气的性质比较稳定,不容易和其他化合物发生反应,因此氮气容易留存下来,所以大气层中的氮气增加最快。
只是现在的火星大气层中混杂有大量的粉尘,只有两三个月后,这些粉尘自然沉降或被雨水带回地面后,才能准确的测量出大气的成分。
不过这样的结果已经让钟成等人大喜过望。
虽然氧气含量为3%,仍然会使人在短时间内发生窒息,呼吸停止并死亡,但已经是一个良好的开端了。
按照生态学专家的意见,钟成已经下令在火星上空大量投放从地球带来的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大多生活在水中,结构简单,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含有叶绿素等色素,能进行光合作用,把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成了氧气和碳,属自养型生物。
藻类植物虽然一般个体较小,但分布在地球上广大的水域中,总体数量庞大,地球大气中氧气的90%来自于藻类植物。
藻类植物主要生活在水里,也有的生活在潮湿的岩石、树干、土壤表面或内部。
它们能在地震、火山爆发、洪水泛滥后形成的新基质上存活,是新生活区的先锋植物之一。
藻类通过光合作用固定无机碳,使之转化为碳水化合物,从而为一个地区的生态系统发展提供基础。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