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超距通讯-《大国重工:崛起》
第(2/3)页
多光子纠缠态的制备和操控一直是量子信息领域的研究重点。
世界上普遍利用晶体中的非线性过程来产生多光子纠缠态,其难度会随着光子数目的增加而呈指数增大。
他们成功制备出32光子纠缠态,并进一步利用产生出的纠缠态完成了32端口量子通信复杂性实验。
实验结果超越了以往界限,展示了量子通信抗干扰能力强、传播速度快的优越性。
李梅接着又说了一大通量子通讯方面的成果。
但钟成问道,能不能实现地球与火星之间的实时通讯?
李梅却尴尬地表示,暂时还办不到,如果再过几年,应该可以。
听了李梅的话,钟成没有什么表示,但桂彬却提出了疑问。
李梅团队今年利用太空天梯的光纤信道,成功地将量子“超时空穿越”距离提高到300公里。
但由于光纤信道中的损耗和环境的干扰,量子态隐形传输的距离难以大幅度提高。
对此,桂彬认为李梅团队的研发方向不对,也不是说他们的研究没有用,只是要解决行星之间的通讯问题根本没有可能性。
李梅气恼地反问道,“我们的方向错了,那桂彬你倒是说说有什么好的方向,你研究量子计算机这么多年了,还不是一样没进展!”
桂彬被问住了,量子计算机一直是他的心病,搞了快二十年了,还是没有进展。
他的研究同样被困在量子纠缠上面。
量子纠缠是一种物理资源,如同时间、能量、动量等等,能够萃取与转换。
纠缠态在量子信息的各方面,如量子隐形传态、量子密钥分配、量子计算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然而,受实验条件限制和不可避免的环境噪声的影响,制备出来的纠缠态并非都是最大纠缠态。
另一方面,纯纠缠态受环境的消相干作用也会退化成为混合态。
使用这种混合纠缠态进行量子通信和量子计算将会导致信息失真。
为达到更好的量子通信或量子计算效果,需要通过纠缠纯化技术将混合纠缠态纯化成纯纠缠态或者接近纯纠缠态。
因此,如何提纯高品质的量子纠缠态成了桂彬团队研发量子计算机技术的最大难题。
看着两位专家都沉默了下来,钟成头痛不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