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是好事儿啊!”邱淑真马上换了张笑脸,看着大波玲道,“咱们多搞一点藩国和城市,让孩子们都能有一份家业可以传承怎么样?” 大波玲笑着应道:“这可太好了……只是咱们还得努力赚钱,要不然可没办法把孩子们都往外边封啊!” 朱和墭看见邱淑真和大波玲两个眼下还能达成一致, 也满意地笑了起来……别的皇帝老婆多了都搞宫斗。到了本圣上这里居然还那么和谐, 还能大小老婆一起奋斗, 真是太励志了,不愧是圣人之家啊! …… 朱和墭和老婆们商量着要当一个公私分明的好皇帝、好祖宗的时候。 他的“二十五孝”阿爸朱天王,正在富丽堂皇的天王府里面和九千岁庞公公, 还有于老爷子于忠贤一快儿边喝着小酒边研究着朱和墭拿出来的《大明约法》。 “天王,这个约法……”庞太监戴着一副水晶玻璃磨出来的老花眼镜, 一个字一个字的把《大明约法》看了一遍, 最后摇摇头道, “什么都好,就是两条, 一是皇家产业的问题,这是要与民争利啊!只怕那帮读书人反对啊!” “这个不怕,”朱天王笑道, “争就争呗……咨议会的那些人争不过我那衰仔的。我那衰仔向来是有钱大家一起赚的!” 虽然他还是管朱和墭叫“衰仔”, 但是也张“关公脸”上却充满了自豪。 很显然, 朱和墭是他一生的骄傲。 “这倒也是, ”庞公公点点头,“圣上的确不吃独食, 难们(我们)跟着他都赚大了……延平王府一系的人也从南洋贸易中捞了个盆满钵满的。我们大家一起挺他,这一条应该没什么问题。” 跟着朱和墭赚到钱的可都是第一代勋贵! 他顿了顿,又道:“不过把均田制写进去真有必要吗?” “当然有必要!”朱天王点点头, 笑道,“均田制是国家根本……如果没有均田制, 天底下有钱有势的人都去买田收租了。谁还往旅顺、登州这样的城市跑?” 原来朱天王早就和朱和墭讨论过坚持均田制的好处。其中一条就是避免“以商富、以田守”的情况出现。 虽然这种买田传子孙的思维不一定就限制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但是朱和墭赶时间搞工业化呢! 所以这个资本主义的“发芽”能快一点就快一点。各种有可能阻挡工业化办法的障碍,也要尽可能的搬开。 而朱天王因为在登州市狠捞了一票, 而且还立起了“字号”,所以尝到了甜头, 就想在旅顺复制登州市的成功。 他打算过一阵就和朱和墭打个商量,把登州两县一州的地盘退了,就留一个登州。同时在旅顺口再搞块土地建立新的“天王市”。 到时候渤海湾入口处两边他都守着,不怕赚不到钱。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