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8章 交待清楚,就可以回家了!(求订阅,求月票)-《活埋大清朝》


    第(2/3)页

    土屋恨恨瞪了这个老家伙一眼,冷着声道:“这些事情没有什么不能说的,但是一旦说清楚了,战争就不可避免了!”

    “战争?土屋殿,难道大明会入侵琉球?”

    土屋差一点被这个家禄八百石的老糊涂给气乐了,“如果只是琉球就好了!”

    琉球王国在明朝万历三十七年被日本国的萨摩藩攻占,    国王尚宁等百余人被俘至鹿儿岛关了两年,    最后不得不签订了《掟十五条》,    承认了萨摩藩对琉球的控制。

    此外,琉球国还不得不派出使臣去江户谒见幕府将军,从而被纳入了日本的“华夷体系”之中,    而萨摩藩又在琉球国首都那霸设立“在番奉行”,对琉球国进行监视。

    虽然江户方面也从萨摩藩攻占琉球这事儿上捞到了开疆辟土的名声,    但是得了实惠的还是萨摩藩。所以大明如果“收回”琉球,    对于江户幕府而言没有什么实际上的损失,    反而可以削弱萨摩藩的实力。

    这两年真正让幕府头疼的其实不是明军要出兵琉球,而是明军不出兵只放嘴炮不断拱火——萨摩藩也是不嫌事儿大的主,    嘴炮放得比大明还响,不断把自己包装成抗明英雄。搞得幕府方面非常被动,只好跟着一起唱高调。

    在这种情况下,    当荷兰人和大清朝还有朝鲜王国一起提出联合抗明的时候,    日本国内的舆论当然是一边倒的支持。而此时如果执政的是家康、秀忠、家光这样的强势将军,    是不会被舆论所左右,    多半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而德川幕府的四代将军德川家纲却是个智力不足的人......就是那种智商七八十的水准,根本不可能自己执政。所以幕府的大政就只能由一群老中来“评定”,    也就是大家商量着来。

    这些老中当然不敢和天下公论为敌了,结果就糊里糊涂的被康熙和马绥克拉上了抗明的贼船。

    但这些老中毕竟不是昭和参谋,所以他们在加派人手到草梁倭馆“震慑”大明的时候,    也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力避冲突”——“震慑”大明是给国内那群不嫌事儿大的家伙看的,    “力避冲突”则关系幕府的稳定。

    所以老中们要求草梁倭馆方面不得对方(大明或朝鲜)允许,就不能离开倭馆范围,    否则回国之后就要统统切腹!

    这也是为什么朱和墭的“不抵抗政策”引不出日寇,后来改成饿饭也只引来了要饭......这就是装怂的遇上真怂的了。

    于是朱和墭干脆不装了,    派权尚夏来质问了。

    而土屋政直是幕府重臣,他爸爸又是老中,自然是知道其中利害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