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权知朝鲜国事李温姬(求收藏,求月票)-《活埋大清朝》


    第(2/3)页

    虽然他们的“北伐”也就是空喊,但是“老作头”的忠大明也就是辞职。

    双方谁也别说谁是只会放嘴炮。

    而且现在的问题是,    他们这两拨人的嘴炮平台要怎么继续维持下去?

    李朝的近支宗子都在大清那边,    肯定是没有办法迎来当大王的。而远支的李朝后裔大部分都“璿派人”,    也就是没有爵位的闲散宗室。如果从他们当中找一个人来当大王,将来大明帮着朝鲜收复失地,    救回被绑去的李朝近支子孙后,会不会再出现什么争执?

    另外,大明方面又是什么立场?

    想到这些,    无论是西人党还是南人党,    都不敢首先开口了......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向大明朝鲜观察使胡德帝。

    大明的三千天兵在昨天下午就开进了汉城,    都燧发枪兵,    还有马拉的大炮,燧发枪上插着闪亮的刺刀,    看着可吓人了。

    有了这三千精兵为后盾,胡德帝说话的分量当然比较重了!

    “现在朝鲜王室的近支宗子还有不少人在世,虽然暂时被清妖扣押,    但人毕竟还在。”

    胡德帝眉头拧着,似乎也在反复权衡,    “在这种情况下,迎立已经不属于宗亲的远宗入继实在不妥。将来若是那些近支回归,    新王当如何自处?”

    “可是国不可一日无君啊!”宋时烈宋老头眉头紧锁,缓缓道,    “而且被清虏掠去的近支宗亲也有可能剃发仕清......”他顿了顿,试探着说,“若是他们出仕了清虏,一定会被剥夺宗室地位的。”

    “那是当然的!”胡德帝连连点头,“当了清妖的官,就是不忠不孝不义,怎么可以再当大王?不过......咱们也不能因为他们被清妖掠去,    就当他们一定会出仕清妖吧?而且国不可一日无君的说法也不妥。在朝鲜国的历史上,不就有一段时间是无君的?”

    宋时烈问:“观察的意思是先立一位权知国事?”

    胡德帝点头道:“没错,先立一个权知国事......等将来收复失地,救回李氏近支之后,    再从中择有德之人立为国君。”

    其实立权知国事是朱和墭的意思。他也不能吃相太难看,所以就找出了权知朝鲜国事这个先例。

    历史上朝鲜的开国大王李成桂其实到死都没当上真正的大王,都只是“权知国事”,一开始是“权知高丽国事”,后来又当“权知朝鲜国事”。

    而且李成桂的这个“权知国事”还是自己要当的......这位兵变夺权之后不敢自立,又不甘心把王位交给高丽王室的子孙。于是就先称知国事,然后给朱元璋一个劲儿上表,一会儿说要立某人,一会又说某人不好,要改一个,过一段时间又改。这样搞了个好几次,意思大概是想让朱元璋说句话,把朝鲜大王给李成桂自己当算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