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于是李焞又勉为其难的回宫当了两年多大王,而朝鲜党争的题目也从要不要北伐变成了是信儒宗,还是入儒门,又或者两边都不信,继续玩理学。 当然了,之前主张北伐的尹鑴肯定失势下台。而他下台之后因为不甘心就此倒台,所以就联络上了来朝鲜传播儒门真道理的“斩人儒”,加入了儒门。 而继续当权的许积,看到昔日的政治对手入了儒门, 他马上就找上明珠, 成了圣公门人。 另外, 已经在野多年的朝鲜理学大儒,西人党领袖宋时烈则继续坚持传统的“君子儒学”——既不能用剑砍人,也不能用棍子打人, 得以理服人! 所以现在的朝鲜国内,其实是有三个以儒家派别来区分的朋党的。 只是宋时烈向来比较亲明, 所以对斩人儒们比较客气, 就被新大明过来的那些儒学功力不大够瞧的斩人儒当成了自己人。 如果仅仅是这三派搞搞党争也没什么, 朝鲜王国已经这么搞了很多年了,不也这么苟延残喘下来了? 可是康熙对朝鲜还有别的要求呢! 就在朝鲜国王李焞和王大妃金氏回宫后不久, 巴海和纳兰明珠就向他们娘俩宣读了康熙皇帝的圣旨。 康熙在诏书中要求朝鲜将海州港“租借”给大清国用于练兵和交通西洋,还宣布将在朝鲜设立监国衙门并且常驻大兵。 而且康熙还要求朝鲜加入十六国反明大同盟! 这下可真的是要完了! 因为加入反明同盟不仅意味着和大明这个昔日之“父国”成了敌人,而且还要和日本国、荷兰国、西班牙国成为盟邦...... 这简直就是认敌为友、认贼为父, 还要和贼国、敌国一起去对付父国! 但是大清的五千天兵就在汉城城外, 而大明的军队还不知在何方? 于是活命要紧的朝鲜君臣只好向大清屈服, 硬着头皮加入了十六国反明同盟, 并且将海州交给了清军。 而加入同盟、出租海州还不算完......拎着棍子的“打人儒”,穿着奇装异服, 长得也很凶恶的白夷,还有箭袖长辫,趾高气扬的上国贵人们, 都流水似的涌入朝鲜的国门,挡都挡不住! 另外, 康熙皇帝还一个劲儿地向朝鲜索要钱粮器械,甚至还给朝鲜派了“火枪差”, 要求朝鲜国每年向大清进献一万根滑膛枪的枪管......而且还要求质量上等,不易炸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