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和墭接过纸条一看, 马上就笑了起来:“原来是周赔光来了......怪不得能想出那么绝的点子。这个人的确不能抓了,得想个办法让他回去继续辅佐康熙啊!” 朱和墭都把特务派到康熙的南书房里了,当然知道“周赔光”的雅号了。 抓了“周赔光”杀掉, 这不是帮了康熙吗? 庞思明这个时候又道:“可是任凭他们这样宣传儒宗的歪理也不妥......” 朱和墭回头看着颜元,“易直, 你怎么看他们鼓吹的乡贤和吴周的均田?” 颜元道:“老师, 学生以为乡贤本身没有什么。咱们这边搞完均田, 这土地无论是宗族所有,还是村社所有, 都需要有人出来主持土地的分包和蒙学乡校,这些人不就是乡贤吗?” 朱和墭点点头,“可不是嘛, 咱也没那么多官员可以派......康熙那边是皇权不下乡, 咱们的皇权最多到乡, 下村入宗族是办不到的。” 皇权下乡下村是有成本的, 朱和墭再怎么会经营,也没法脱离当下的生产力搞钱。而当下的生产力只能支持官僚机构下乡, 下村入宗族的成本根本无法承担。 而且朱和墭的体系不仅包括官员,还有儒门,和儒官共管的官办大学、中学、小学......皇权下了乡, 小学当然也要跟着下乡,儒门也要跟着一起下乡。 另外, 官员、学校、儒门下乡的同时,新大明的司法、财政和监督体系, 也要跟着一起向下扩张。 这是整个统治体系的膨胀,成本有多高可想而知。虽然国家的税收和动员能力, 也会同时膨胀,但是生产力的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所以在完成工业革命之前,乡村和宗族必然是自治的! 颜元又道:“不过咱们的村社、宗族自治和清妖的所谓乡贤完全不是一回事。咱们让村社、宗族自治,目的是让他们自己管好自己的事儿,并不是为了多收税。村长和族长也不是咱们指定的,而是村民和宗族中人自己推选的。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