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太子归天-《回到大明做藩王》


    第(2/3)页

    “父亲、父亲。”朱标的身边,跪着他的两个儿子——朱允炆和朱允熥两兄弟,年纪轻轻的少年,就失去了父亲的庇护,不管是放到寻常百姓家还是皇家都是一件十分可悲的事情。

    “大哥,大哥啊,你怎么就这么走了啊,你就这么走了,让兄弟们可咋办啊?”带头号丧的是朱桂的几个哥哥。

    他们不喊朱桂还没有注意到,等他们这一喊,朱桂才发现,好家伙,大腕儿这不全都来了吗?

    秦王、晋王、燕王、周王,纷纷跪在朱标的灵前,捶胸顿足地嚎哭不止。

    三天的时间,他们绝对从封地赶不过来,肯定是得到了消息然后找了个借口提前过来的。

    行了,这一下子,又消停不了了。朱桂已经预感到了,接下来围绕着朱标空出来的太子之位,将会有一场疾风暴雨的角逐。

    不过这事跟自己一点关系都没有,老朱就算是脑袋被门给夹了,也不会把太子之位封给自己,自己这段时间还是老实一点,等着老朱兑现承诺,好带着一众手下到封地搞建设去。

    朱元璋坐在台上,面容冷峻,眉头紧锁,从一开始到现在,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这难道就是天意吗?朱元璋忍不住抬头望了望天空,天意让我晚年丧子吗?想起朱标出生时的喜悦之情,想起这么多年他对朱标的培养,想起父子二人为了大明的基业秉烛谈到深夜,朱元璋再也忍不住了,两行清泪悄然从眼角滑下。

    太子送走了,士民哭临三日,皆除服。太子毕竟不是皇上,他的去世,不会给民间带来多大的影响,几天之后,繁华的金陵城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

    人们照例该吃吃,该喝喝,该玩玩,至于那个仁厚的太子朱标,似乎很快已经被人们忘记了。

    世界总是如此显示,当你不在了,没有多少人会痛不欲生,即便是朱标这样的仁厚储君也不例外。人们提到他时,总会竖起大拇指评价一句:他是个好太子。

    然后,就没有了。该干什么就会接着干什么。

    所以,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还是身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