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哇!” 台下一片哗然,这次可不是装的。 梁家晖这句话的分量不可谓不重。 按照他如今在港岛娱乐圈里面的地位,说是泰斗级别完全不为过,基本是在很多人心目中港岛演员中的前三名。 他的这番话,相当于把丁炙捧到了极高的位置。 按常理说,在丁炙仅仅三十岁不到的年纪,显然是不合适的。 但是再往后看看他这些年创下的成绩单,却又不得不让人觉得梁家晖说的话,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 已经有不少记者在记事本上涂涂画画了起来。 写下比方“新旧影帝传承”、“两大千面影帝之间的碰撞。” 这个问题之后,场上的氛围开始逐渐热烈了起来。 接下来,在场的记者们都开始踊跃提问了不少问题。 有的问丁炙关于作品的灵感起源的,也有问像是关智耀怎么和丁炙结缘的,还有问梁家晖对于和丁炙再次合作,有何感想的。 大多都围绕着《触不可及》的这部电影来提问,没有像丁炙以往出现的那种突然冒出来像是什么“啥时候和邹雨桐结婚啊”,“据说丁炙和某个港岛的xxx走的很近啊,是是不是感情生波啊”之类的无聊话题。 总的来说,这次由港岛地头蛇博纳出面搞的这个开机仪式和记者招待会都颇为顺利。 “时间差不多了,再有一个记者朋友,这次提问就该结束了。” “左边穿黑衣服的这位记者小姐!” 一直高举着手的那位记者终于被点到后,忽地一下站了起来。 “我想问一下丁导!这是你自导自演的第二部电影,上一部《药神》,你拿下了42亿的票房,基本锁定了今年的票房总冠军,更是在评分平台上取得了9.1分的高评分,属于商业和文艺结合的典范。 现在将要拍摄的这一部作品,你是抱着超越上一部戏的决心吗?还是会像别人说的那样,出道即巅峰?请问丁导作为初出茅庐的导演,会不会有压力呢?” “是的,这是我的第二部导演的作品,不过我要补充一下,这部也是我自编自导自演的作品,要夸我嘛,就夸全一点,别漏了,不然我强迫症!哈哈哈!” “压力,固然会有的。 毕竟票房没出来之前,谁也不知道会是怎么样的结果。 但这也是电影市场的魅力不是吗?它不会随着某个人的意愿而转移。 一部作品好与不好,观众会用脚投票。 作品好看,观众的评价就会高,口碑就会好。作品稀烂,观众的评价就会差,口碑就会烂。 我是素来不喜欢躺在功劳本上啃老本的,当然,在导演这条路上,我才是刚刚启程,也没什么老本可以啃。 至于说到超不超越自己的问题嘛,那就见仁见智了。 我只能说,我最好的作品,永远下一部。” 好家伙,场上甚至有不少人开始怀疑方才提问的那个人是个事先安排的捧哏了。 一番提问之下,夹枪带棒的,结果丁炙这一番洋洋洒洒的话说下来,流畅而又得体,该打太极的地方打太极。 甚至要深度解读的话,那句“躺在功劳本上啃老本”,似乎又暗讽了一些人但真要深究的话,充其量就是一句自勉的漂亮话。 在于各人的解读。 不少记者眼睛已经亮了起来,在速写本上刷刷刷地记录这些什么。 可想而知,明天不少报刊或者新媒体的标题也许就会写着类似于——“丁炙:我最好作品,永远是下一部。” ——“丁炙适应了新锐导演新定位!批击行业内某些安于现状,待在舒适区里头啃老本的从业人员,发人深省!” ——“丁炙:作品好坏,观众会用脚投票。” 在最后,主持人总结陈词,记者们满载而归,口袋里还有着主办方的车马费。 可谓是“宾客尽欢”。 而《触不可及》也在尚未拍摄之前,开启了第一轮宣传。 在搞定了这些零零碎碎的事件之后。 《触不可及》剧组,正式进入到了拍摄的阶段。 而作为两大主演的丁炙和梁家晖,则是如记者招待会之后,报纸所说的那样,正式开启了“两位千面影帝的碰撞时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