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龙争虎斗贺新春-《从塌房偶像到文娱巨星》


    第(2/3)页

    虽然无论是《孤勇者》还是《生如夏花》,似乎都充分地说明了丁炙在这方面绝对有火爆的潜质。

    而且还不是某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顶流那种冲破了世界纪录,却没什么人听过的那种“火爆”。

    而是实实在在的大爆。

    只不过丁炙确实已经抽不出太多的时间在其他方面了,更何况如今已经日落西山的国内乐坛,无论是从经济角度还是影响力,都是不如在影视剧方面发展的。

    “我们来说说正事吧!”

    丁炙一屁股坐在了座位上,习惯性地一转,没转动。

    他低头一瞅,居然不是转椅。

    这才想起了当时在采购办公用具时,梁琼特地跟小胖要求,她的办公室不能出现转椅......

    丁炙有些无语地抬头瞟了梁琼一眼。

    梁琼恍若未觉。

    低头在手中的ipad上操作了一阵,然后递给了丁炙。

    “这一次,我们和鹅厂联合起来的一系列宣发很是成功,尤其是你的这首《生如夏花》,直接带动了昨天最后一场点映的数据,现在电影票房已经累计破两亿,突破了记录。”

    点映票房破两亿,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夸张的数字。

    要知道,虽然现在的票房市场每年都要开创新高。

    国师前两年拍摄的那部大气磅礴的《大决战》更是足足有43.6亿票房之高。

    这让当时的人们都觉得,至少在五年内都没有人能挑战这个高度。

    结果短短两年间,就有《红海行动》豪夺39亿的票房,把距离缩短到了4.6亿的范围内。

    这不由地让人怀疑,是否在今年或者即将到来的明年,就有哪部电影横空出世把这部这个影史第一给破了。

    不过其实这都只是“天花板”们的高度,在天花板之下,还有许多电影其实就连总票房破亿都是值得庆贺的一件事情了。

    而《药神》在未上映之前,仅仅靠点映就拿下了2亿以上的票房,足以让同档期的所有“敌人”都提起了十二分精神。

    不过在宣发和营销这方面,《药神》可谓是做到了极致,甚至可以说是完成了一波教科书式的操作,再加上丁炙和本身的加成,还有影片电影后高口碑所产生的“自来水”,这一切似乎又显得理所当然。

    不少或“提档”在贺岁档,或者是“逃档”到其他档期的电影来说,在某种程度上也算是躲过了一劫。

    说起来,去年的春节档计较起来,应该算是“小年”的。

    除了《这个杀手不太行》勉强招架了几回合之外,其他的电影几乎被《红海行动》这匹突如其来的黑马乱杀。

    和去年相比,那么今年的春节档,那就可谓是真正的龙争虎斗了。

    首先当然就是已经逐渐成为电影圈子里最有名的喜剧“厂牌”之一的“开心毛豆”。

    说实在,上一个春节档要不是《红海行动》异军突起,恐怕最后的赢家就是这几年逐渐打出名堂的这家公司了。

    今天他们推出的电影叫做《搞笑一家人》,难得一见地把其当家艺人都给集齐了起来共同出演。

    尤其是他们当家的台柱子,是和丁炙同是百亿俱乐部的藤申!

    而且这个故事实际上也是把他们话剧场中最受观众的一个本子搬到了大银幕前来。

    故事经过了广大群众的考验,肯定过硬,再加上台柱子兜底,看来也是来势汹汹。

    另外一个就是港岛星爷在神隐多年后,再次推出了电影《喜剧王2》!

    分明就是致敬他自己当年拿下港岛票房冠军的《喜剧王》的作品。

    都说丁炙如今的票房号召力有多强,但真和这位比起来,那其实还是得被甩下几条街——当然,前提是星爷亲自出演的情况下。

    可惜他如今依旧只是在《喜剧王2》里担当导演的角色。

    不过即便如此,作为一代人的偶像和情怀“具现化物”,他依旧是当之无愧的喜剧之王。

    就凭借着这一点,即便这位爷已经有过好几次炒冷饭“卖情怀”的迹象后,依旧有着极为可怖的号召力。

    还有一位曾经是贺岁片这一方面的大拿,在时隔数年后也推出了新作品。

    这位叫做巩大炮的导演,可以说是内地贺岁档的发起者。

    甚至当年有过“巩氏喜剧不过南,港式喜剧不过北”的说法。

    虽然主要意思是指两种形式的幽默和喜剧很可能离了地域行优势后水土不服。

    但是夜梦侧面反应出方面“巩氏喜剧”的牛逼之处。

    不过这位脾气一点就着的大导,已经很少再有喜剧属性的作品出现了,像是今年这部叫做《只有天知道》的新作,明显也是更倾向于文艺片多一点。

    除此之外,还有港岛集结了古校长,渣渣辉,刘黑云的港片《扫毒风云》,也算是难得的大阵仗。

    虽然都在说港岛青黄不接,还得靠他们几个平均年龄都在50岁左右的影星在硬撑。

    但是集齐他们这几个,还是有着不小的票房号召力的。

    还有的就是每年都不会缺席的“名作之壁”,《熊出没》系列了。

    在面对这些强劲对手的情况下,即便《药神》先声夺人,通过营销手段、《生如夏花》还有大规模点映搞出了如此大的声势。

    但其实和其他同为票房冠军有力竞争者的这些“第一梯队”比起来,丁炙也不敢说有全胜的把握。

    当然,这其中第一梯队当中,也就只有《药神》搞了提前点映。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