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7章 汽车工业的难题-《重启1978》


    第(2/3)页

    “这要看姚叔你在这件事上的决心,转产需要新车型,需要巨额设备投入,而且,转产的动作太大,你没有反悔的机会,一旦上马就要全力以赴,没出成绩以前,你遭受的责难和非议会让很多人对你产生怀疑......”

    这计划让姚承乾坐不住了,凑过来问道:“老汪说过,你对未来的把握精准,你觉得我应该怎么做?”

    李大美没见过张卫东和别人谈事,姚承乾身居高位,在她心中原来是高不可攀的大人物,可没想到这样的大人物,不大的功夫就对十二岁的张卫东态度大变,这种不是简单的赏识,而是诚心的问计,她不禁问自己,我有这样的能力吗?

    答案当然是没有的,可张卫东却在短短的时间就做到了。

    “姚叔,您这样说我可不敢当,我只能说出来,让您自己选。”

    “好,你说。”

    “每一款轿车车型,都需要至少四年的研发时间,而且,一辆汽车差不多1700多个零部件,绝对不是一家企业自己就可以完成,这属于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一个完善的研发流程同样涵盖了所有汽车供应企业之间的配合。”

    听到这里姚承乾皱起了眉头,他虽然勉强是做技术出身,但是后来转做政工工作,这么庞大的工作量,需要联系全球的供应商,在国内,是没有人能做得到的,这项工作难他是早有心理准备的,但是难到这种程度,几乎不是人力能完成,就出乎了预料。

    “那我们应该怎么办?”在这个小小的少年面前,他变成了小学生,情不自禁地发问。

    “说难很难,也有取巧的办法。”

    “咦,你快说说看。”

    “引进国外成熟的车型,这样全套技术方案都能交到咱们手上,设备加上技术指导,我估计最多两年,就能开始量产。”

    这个说法让姚承乾泄气:“你知道购进这种技术的费用吗?那是天文数字,郭嘉不可能有这笔预算的。”

    “那就在全球召集爱国汽车设计师,请他们回国来共同设计新车型,我估计即使是抄袭出来一个车型,研发周期也不会低于六年,等到量产,估计需要十年的时间。”

    姚承乾越听越受不了,第一个办法不错,但是没钱,第二办法省钱,但是周期过长,而且这还是在人员立刻到位的情况下,顶尖的汽车设计师,有那么好找?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