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守孝期的弊端-《暴唐》


    第(2/3)页

    这么做的考虑当然有将妻儿作为质子的目的,但只考虑了军权,却没有考虑妻子的感受。

    那酂国公窦奉节之前常年坐镇陇右道秦州,永嘉公主可谓是久旷之身,这种事情怎么说……虽然不齿,但可以理解。

    李承乾御驾亲征西域之后,大唐战略进行调整,陇右道不需有都督坐镇,窦奉节才回到长安在武卫院任司业。

    五月份出发去河套整兵,结果五月底永嘉公主去探望长广公主,并且一月内去了三次,虽然没有形成苟且之事,但恐怕也是在给杨豫之机会。

    后世这种女的多了,大唐也不少,别说皇室了,就是平民百姓这种事情这两年也有点抬头,饱暖思**可不是说说而已。

    现在这种架势,就不说窦奉节了。

    殷元在河北道镇守五年,家里的妻子妾室呢?

    柴哲威要在西域镇守三年,以后是不是也家宅不宁?

    段俨去了剑南道,郭孝恪去了岭南道,按照李承乾的计划都是三年时间。这三年时间对于家里的妻妾可是够难熬的。

    “宣唐俭、褚遂良、于志宁、长孙无忌。”

    孙传文立即和内侍安排几句,走过来寻思着是不是要给长孙无忌开始记小本本了。

    古代说话都有讲究,李承乾刚才的顺序也是有讲究,证明这四个人在皇帝陛下心目中的地位。

    四人陆续到来并落座,李承乾直接开诚布公:“天下孝期三年固然表现出对长辈的孝道,但是每年几十万人老死病故,就是几十万人不再生育。更有像是于侍中要守孝三年,中途不得不被请回东宫的事情。于侍中被请回来,但更多的人却因为顾忌他人指摘而坚守三年。对于急需人口数量,急需人才的本朝来说都是巨大的损失。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于志宁苦笑一声向李承乾叉手行礼,至少李承乾这句话里引申的意思是于志宁在家守孝一年后又被叫回东宫,是承担着骂名的。

    这是一种理解,对他的苦衷和遭受的指摘表示的理解。

    唐俭:“其实守孝三年也是修身养性的三年,臣以为很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