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大唐身份的吸引力-《暴唐》


    第(2/3)页

    按照随行工部工匠的说法,这个地方并不值得保留,以后也就是猎人才会走这里。

    北征东路右骁卫进展顺利,中路大军也是不遑多让。

    李安俨和段瓒率领的中路左翼大军直扑吉兰泰盐池,但是这个地方地形有些特殊,不是沙漠就是草原,根本没有藏身之地。而且草原部族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说是上万人的部族,这上万人并不是扎堆住在一起。

    就比如住在盐池附近的部族,他们的领地是东至大唐关内道,西和南至大唐陇右道,北到阴山余脉,这一大片地方是部族的活动区域,在这一片区域里有最大的主部族驻扎着三千多人,其余是各支分布在这一片广袤的区域里。小的一支可能只有几十顶帐篷上百人,大的一支可能有上千人。

    左神策卫越过贺兰山准备直扑盐池,斥候前行三十里,一队斥候十人,足足十队斥候分散开。每一名斥候都是统一的青色皮甲,这一身装束小部族的人老远看到就是大唐的军队。

    只不过发现斥候的牧民并没有逃跑,反而是迎上来,并且热情的在前面引路。

    随着大唐商贸向着四面八方渗透,不但勘察地形,确定部族地点,同时也会在一些部族中寻找内应。

    这种方式在奚族契丹可能行不通,但是对于薛延陀来讲却是非常适用。

    薛延陀是部落联合体,这些部落有的随着冻突厥的败亡而衰弱。衰弱的过程中自然是刀光剑影腥风血雨。就比如年初进行的交易,大唐和薛延陀交易的是牛羊马的总数量,但这些牛羊马哪个部落出多少,这里面就有许多讲究。

    背靠吉兰泰盐池的这个部落就是曾经冻突厥时期显赫一时的部落,被打压后掠夺了许多牛羊马。这一次薛延陀和大唐交易,这个部落奉献出的牛羊马最多,但人均得到的粮食并不多。部族内部一些比较惨的分支,更是惨不忍睹。

    户部人员通过分化拉拢已经将这上万人的部落里大多分支分化,而大唐付出的就是一些粮食以及六名大唐子民身份。

    有着这些人的参与,左神策卫顺利逼近部落大帐所在地。成片的营帐外立即聚集了两千名薛延陀骑兵,不过不单单是这些骑兵,就是他们的战马也都在瑟瑟发抖。

    左神策卫一万人,其中一千三床弩车,三千骑兵,三千刀盾兵、三千长矛兵。不过无论是骑兵还是刀盾兵长矛兵,此刻手里都端着单兵手弩,而且步兵也骑着战马。

    最关键的是这一万左神策卫统一青色硬皮甲,头戴红缨。

    大唐两千人敢战薛延陀一万人,而薛延陀两千人绝对不敢战大唐一万人。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