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其他人:“......!” 李寻摸了摸鼻子,然后说道:“陛下,盐的事情,做的怎么样了?” 李二哈哈一笑。 “盐的事情,已经准备好了。” “等到雪花盐开始卖,朕就不信,世家的那些盐,还能卖得出去,到时候,那些盐矿,嘿嘿。” 李寻的目的很简单。 将盐业,收归朝廷所有,所有贩卖盐的商人,必须按照朝廷的定价来卖,只有这样,百姓,才能吃得起盐! 盐在商人的手中,那就是暴利,在朝廷的手中,才是真正的民生。 “不过,你说的民生,还有什么?”李二问道。 李寻叹息一声,说道:“陛下,这么热的天,乘凉不好吗?咱们要一步一步的来,先将盐收归朝廷,然后再废了世家手中的钱财,最后,朝廷不就安稳了吗?” “还有,陛下的书,是不是也弄好了?” “届时,开科举,纳贤才,这才是稳固的重点。” “只要咱们的书便宜,那么,世家的垄断,就会消失。” “文化传承,在于书籍。” 李二点了点头。 “有道理,不过,科举一直都有,和这些,关系不大吧?” 李寻再次叹息一声:“陛下,你看看现在外面,一本书多少钱?你觉得,大唐的百姓,买得起吗?” “现在的科举,还不是那些世家的衣襟?” “他们想让谁当官,谁才可以当官。” 李二:“......!” “还有,陛下,你要小心点了,山东大旱,明天估计会有不少人,让你认罪的。” 李二:“.......!” 淦! 说起来认罪,李二就很难受,一旦发生任何不好的事情,他都要认罪,我堂堂天子,天天罪己诏? “那你觉得,这也是朕的错?”李二皱眉,问道。 李寻轻轻一笑。 “陛下,你是不是疯了?” “天地运转,岂会因为一个人改变?再者说了,这只是气候的原因,和你有啥关系?” 李二:“额?” “也就是说,这大旱,和朕没有关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