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陛下,您看此事如何善后,眼下长安城已经传遍了中秋诗会的事情,拦肯定是拦不住了,而且孔颖达已经上书准备告老还乡,您看需要如何处置?”房玄龄低着头,静静的等待着李世民的答复。 说实话,刚刚听到手下回报的时候,老房也被吓了一跳。 三皇子李恪凭借三副楹联力压国子监,气的孔颖达吐血而归,差点颠覆了他的三观。 旋即,五千贯奖金的中秋诗会又让房玄龄恨不能直接出手将李恪掐死。 那可是五千贯啊,大唐刚刚结束与突厥的大战,国库里几乎能饿死老鼠,如此关键的时刻,这败家玩意儿竟然要拿出五千贯来做为奖金。 李世民废了好大力气让自己冷静下来:“孔颖达那边房卿你带着御医过去看看吧,好生安慰他一下,我大唐眼下还是百废待兴,正是缺人的时候,还没到他撂挑子的时候。” “诺!” “至于老三,先不用管他,朕等着这个逆子来要钱,朕倒是要好好问问他,到底长没长良心,为了一己之私如此挥霍,他的眼中还有没有朕这个父皇!” “诺!”房玄龄行礼告退,去太医院找御医去给孔颖达看病去了。 重新恢复安静的御书房中,杨妃紧张的跪倒在李世民面前,苦苦哀求道:“陛下,千错万错都是妾身的错,是妾身没有教育好恪儿,您要惩罚就罚妾身吧。” “你起来吧,此事跟你无关。”李世民摇摇头,俯身将杨妃从地上扶起来,叹了口气道:“是朕做的不好,身为一国之君,竟然护不住自己的妻室,让你连遭弹劾,三郎是个孝顺的孩子,应该是看不下去了,才会对国子监出手。” “这……”杨妃没想到李世民竟然能说出这样一句话,顿时愣在原地。 “怎么,很惊讶么?恪儿是你的儿子不假,但他也是朕的儿子,所谓知子莫如父,朕又如何能不了解他。” 李世民一改之前的暴怒,看着长孙皇后与杨妃二人,自嘲的说道:“世人都说他是大唐最大的败家子,却不知,那臭小子只是懒罢了。朕毫不怀疑,大唐哪怕只剩下最后一个皇子,那肯定是三郎无疑,原因也很简单,懒得造反。” 长孙皇后:“……” 杨妃:“……”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