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技惊四座-《顶级鉴宝师》


    第(2/3)页

    “一桌五十个碗碟?再盛大的桌宴也不过如此吧!难怪刚刚蒋氏父子毁了他的主菜盘都不见他动容,原来他早有备选,这五十个碗碟摆上去,玲琅满目,哪还用得什么主菜?”

    两宋时饮食讲究小而精巧,主菜原本就不是必需的,像蒋氏父子刚才展示的十几个案桌分餐而食,在文人士大夫中十分流行。

    不过,任平如今仅依靠一件精巧绝伦的木架就规避了主菜的问题,此情此景,却是闻所未闻。

    众学者一时都把目光投向涂文孝,从他刚才的反应来看,似乎知道些眉目。

    果然,涂文孝目光中虽和众人一样,有惊才绝艳之色,但到底保持了一分冷静,当下缓缓道:

    “诸位老师,听说过‘插山’吗?”

    “插山?那是何物?”

    众学者闻言一起摇头。

    “插山,又名‘插盘食架’,是北宋时在权贵勋爵府上流行的一种木器,据说由一名当时著名的技巧工匠打造而成,”

    “一般桌案,即便再大,也不过放二三十个碗碟,可是此物分为多层,如你们所见,至多可放五十多个,极为一些奢富好宴的人家所喜,”

    “至于为什么叫插山,你们仔细看这东西的外形,像不像有点蓬莱仙山的模样?”

    一语惊醒梦中人,众人本就觉得这木架造型别致,不像是随意堆砌而成。

    此时再一看,气势巍峨,如同山峰,其中又不乏清秀灵气,不是蓬莱山是什么?

    众人一时都看得呆了,万料不到此物不但精巧,连造型设计也如此别具一格。

    虽仍是在一个几尺见方的木架上饮宴,却有身临仙境之感,不是雅致与灵秀兼具的两宋文人,怎能造得出这种奇绝之物?

    “刚开始时我也不太敢断定,毕竟此物在两宋时已不多见,只在某些古籍里有只言片语,今人更是见都没见过,想不到……”

    边说着,涂文孝边目光灼灼地顶着眼前的插山木架,显然,任平能带来此物是他绝对没想到的,今日一见,可算不虚此行。

    众学者也深有同感,正想再说什么的时候,一旁的何溯源忽然开口:

    “不止如此,涂老师听过‘插山落雨’吗?”

    “插山落雨?”

    涂文孝闻言一怔,像是想起什么,其余人却满脸大写问号。

    “不错,插山落雨,插山指的自然就是这副木架,落雨指的却是技法,”

    “简单来说,就是上面五十多个碗碟,不能随意置放,而要依照主次、冷热、荤素等先后次序依次摆置,如同下雨时,先有大雨,后有淅沥小雨一般,”

    “否则若是混放一气,即便是有器物做美,也显得虚有其表,美中不足了。”

    众人闻言越是惊诧万分,难以想象古人连宴席摆盘都琢磨出这等技法来。

    可是看看何溯源,再看看任平,分明就是如他所说,分门别类地有序摆放,否则五十多个碗碟,就是再慢,也早该摆完了。

    此时的众学者越加细致留心,很快发现任平所摆的那些碗碟看似大同小异,其实也略有差别。

    直径略小、色泽略浅的应该是凉菜盘和素菜盘,放在一二层。

    直径略大、色泽略深的就是热菜盘和荤菜盘,放在三四层。

    至于第五层,一共只左右两个位置,各放一个相对来说较大的碗碟,自然就是主菜了。

    如此一来,虽说没有主菜盘,但华夏传统向来讲究的主次分明、次围主转,早已不知不觉中实现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