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坤哥、辉哥!” 宝儿惊喜的大叫一声,折了方向就朝着两人跑去了。 回来的不是旁人,正是聂灵儿的两位堂哥,也是聂家送去镇上私塾读书的两个孩子,聂辉和聂坤。 “你们回来了,不是说月中才休的吗?” 近前,宝儿激动的抓着坤哥的手又蹦又跳的,不论和大人关系如何,这聂家的孩子们却都是格外亲近的。 毕竟是从小在一个家里长大,彼此间的感情深厚又纯粹,几个哥哥又都是好样的,一直宠着弟弟妹妹们。 聂坤生的壮实,不似聂勇浑身肌肉的强壮,而是有些胖乎乎的那种壮实,小鼻子小眼睛的甚是喜庆,一笑眼睛就眯成了一条缝,看着就让人愿意亲近。 “月底要进城府考了,先生说让我们提前休上几日,之后便要回去备考了。”聂坤开口道。 所谓府考,也就是考取功名的第一步,而绝大部分人连这第一步也跨不过去。 周边各个县镇的人集体进淮阳都进行府考,由淮阳府亲自操办、府尹亲临监考,过了这府考便是秀才了。 但是秀才在大昭也只是一个名头罢了,只能证明这个人在府考中击败了百分之九十的同僚,却无官职。 通过府考的秀才会由淮阳府一并记录在册,等秋日大昭科举大考之时,集体送入大昭都城进行大考,而在这大考上金榜题名的人,才算是中了功名,继而按照科举成绩谋取一官半职。 这是文考,而冬日还会进行武考,武考之人谋取的是武官之职。 “宝儿胖了些,气色也更红润了。” 这时,一直含笑注视着妹妹的聂辉开口了。 聂辉是聂家长孙,生的一副文质书生气,身形比之聂勇和聂辉来看稍显纤弱,不似弟弟聂凡那般随了聂大海的火爆脾气,更不像娘亲许氏。 聂辉是一个从骨子里能透出儒雅之气的文人,平日里说话也是之乎者也的,用一些外人的话说是读书读傻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