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撤回关外?-《逆流启明》


    第(1/3)页

    自淮安一败,天下局势瞬间大乱。

    攻守易形。

    姜瓖在大同造反,而卫辉等河南三府,也遭受了明军的犀利,兵临北直隶。

    除此外,山东虽然有吴三桂撑着,但却面对明军的主要袭扰,    多尔衮生怕其顶不住。

    万一要是投降了呢?

    “令,贝子勒克德浑带领兵马,去往漳德府,收复河南三府。”

    多尔衮沉声吩咐道。

    一旁的刚林笔都停不下来,低着头闷声写着。

    而对于吴三桂,他狠下心肠道:“晋封吴三桂为亲王爵。”

    “摄政王,    是否太高了?”

    刚林抬起头,    惊诧道。

    “一介汉人,成了亲王,    怕是许多人心生不满。”

    “到这个时候,管不了那么多了。”

    多尔衮摇头道:“如果吴三桂在山东守不住,那大清就真的完了。”

    “摄政王,可以让吴应熊与和硕公主成婚,以固两家之好。”

    刚林突然建议道。

    “吴应熊?他才十岁吧!”多尔衮思量:“和硕公主也才五岁——”

    “先定下婚期,以安其心。”

    刚林迫不及待道:“吴应熊是其嫡长子,深受吴三桂喜爱,先让他得个额驸的头衔,成婚也就水到渠成了。”

    多尔衮闻言,眼眸一亮。

    在入山海关时,他就亲口许诺,将皇太极之女,和硕公主阿吉格(即建宁公主)许配给其子吴应熊,    以示拉拢。

    如今来看,在大清危急存亡之际,将吴三桂彻底的绑上大清战车,就很有必要了。

    “好!”

    多尔衮点头,开口:“晋和硕公主为和硕建宁公主,    封吴应熊为三等子爵,即日订婚。”

    “公主府和驸马府,也要尽快修建,莫要耽误了。”

    话音刚落,一旁的弘文院大学士祁充格,则猛得抬起头,双目圆睁,说出了一番掀起惊涛骇浪的话: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