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立龙阳城-《梦回大隋之我为隋炀帝》


    第(2/3)页

    再说,有了水,也可以最大限度的解决北方干旱问题,若是百姓安心生产,朕以为纳粮缴贡不是什么问题吧?”

    杨英此时还在疑惑萧瑀所言的第一条,他曾经带着陈婤在涿郡走访过民情,那里大部分人还是能够得到实惠的。

    涿郡百姓非但不会咒骂自己这个皇帝,还会感恩戴德,足见运河开通的好处并不只是利在后代。

    萧瑀听到杨英如此说,惨然一笑。“陛下,恕臣直言,您为一国之君,当视我大隋百姓为子民,不可厚此薄彼啊。

    涿郡虽因运河而富足,然河南、河北、山东三道百姓却因开通运河而苦于劳役,妻离子散、家破人亡者数不胜数啊。

    运河虽有利于百姓,可陛下不能因肥涿郡一郡之地,而废整个中原百姓啊,如此百姓之怨将更甚啊。……”

    萧瑀的意思很明显,你只看到了涿郡因为贸易带来的那点好处,可当初修建运河,可是征用的河南、河北、山东的民工。

    尤其这中原之地,才是立国根本所在。就算涿郡百姓拥护又有什么用?难道中原百姓就能不忍饥挨饿了么?

    “这,”杨英一愣,不过转而便明白了其中关键。“时文此言差亦。运河商船自上而下,可不只为涿郡带来生机。

    沿途各州郡皆能获利,岂是只肥涿郡一地?况且北地干旱多灾,正是因为运河疏通,才可灌溉农田啊。

    百姓民不聊生,非运河之过,而是贪官污吏压迫之过尔,岂能因噎废食,因一时之难而废运河之功?”

    萧瑀见陛下如此说,也不好再争论下去。只要陛下知道了百姓之苦,能够缓对高句丽用兵也便罢了。

    “陛下圣明,开凿运河确实有利而无害。只是萧瑀方才所言,并非单是开凿运河之因,还有其他的啊。

    若是陛下能够让百姓休养生息,暂缓对外用兵,那高句丽只要徐徐图之,必可不战而屈人之兵。

    陛下所问乃如今义军四起之缘由,这东征伤民何以百万计?也便成了压死骆驼的最后那根稻草。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