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最强杀器-《道门驱邪人》


    第(1/3)页

    “杀!”

    九爷震空而起,手中法器,发出了滔天的威势。

    顷刻之间,绚烂的神芒,不断飞射。

    冲上前来的阴差,纷纷被神芒击中,瞬息之间,灰飞烟灭。

    李长生手持银白色短剑,劈斩而来,剑光如化作巨大的光柱一般,掀起狂风巨浪,整个江海像是沸腾起来,翻涌不断。

    潮水奔涌,如有直上九天之势。

    “轰隆隆”

    一声巨响,巨大的威能,竟然将无尽的雷电之光吞没。

    李长生见状,也不由得吃了一惊。

    “鎏光宝鉴”乃是泰山王的法器,十分恐怖,强如“道门御雷真诀”,竟然也丝毫抵挡不住法器的神威,若是长久激战下去,只怕那鎏光宝鉴的威势,越来越强。

    想到这里,李长生面色一冷,沉声喝道:“你们拖住他,我布阵。”

    “好。”

    黑无常猛然点了点头,手持哭丧棒,杀上前去。

    这天下道门之中,共有一百零八门秘技。

    其中,分为道门三十六神技,与道门七十二阵法。

    道门三十六神技,自然不必多说,此等术法神通一出,惊震千古,威不可挡。

    但是,对于李长生来说,真正厉害的,并非是术法神通这一块,而是在布阵之上。

    正所谓,术业有专攻,闻道有先后。

    道门七十二阵法,集道门大成修炼者的阵法在其中,蕴含奇门遁甲、太乙神数、大六壬术等。

    古时,奇门遁甲,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

    相传,古时魔帝蚩尤作乱,黄帝轩辕与魔帝大战,九天玄女传下奇门遁甲,共有四千三百二十局,这便奇门遁甲的起源。

    因为太过深奥复杂,黄帝便让风后整理归纳,将其简化为一千零八十局,被称为“风后奇门”。

    这里,看过动漫《一人之下》的读者,应该知道。

    再后来,姜子牙因觉得“风后奇门”还是太过复杂,于是再次化繁为简,变为七十二局。

    最后,又由张良,将其改善,变为阴阳十八局。

    后世之中,人们所知之的奇门遁甲,多半就是张良所精修改良后的奇门遁甲。

    奇门遁甲之中,蕴含天文、地理,阵法,包罗万象,古时诸葛孔明的“八卦阵”,便是出自其中。

    所以,奇门遁甲,又象征着“地”。

    ……

    太乙神数,乃是三大道门神术之首。

    能预测天地万物、国运兴衰。

    古时,朝廷之中,皆奉“太乙神数”为国运预测之术,其中也包含了许多阵法,变化万千。

    更有一个门派,被称为“太乙门”,门下弟子专门研习太乙神数,预知过去未来,厉害无比。

    后来,因遭受修炼之人忌惮,群起而攻之,这个门派于明朝之时,便已消失在人世之间。

    凡牵扯到“太乙神数”的预测,皆乃“天机”,凡人窥探天机,必定会遭受天谴,不得善终。

    所以,“太乙神数”这门术法,自古以来,便只在庙堂朝廷之中,极少流入民间,民间修炼之人,对此也知之甚少。

    古时,袁天罡、李淳风等大成修炼者,皆乃研习太乙神数,后又依据此术,创出闻名于世的“紫微斗数”。

    所以,袁天罡又被奉为“紫微斗数”的祖师爷。

    然而,现如今,太乙神数已经失传,对其深知者,寥寥无几。

    太乙神数,又象征着“天”。

    ……

    六壬术,分为“大六壬”和“小六壬”。

    其中,以“大六壬术”最为强大,能占卜推演人间万事凶吉,寻龙点穴,堪舆探物。

    人世之间,如今末法时期,广为流传的,多半为“小六壬术”。

    但即便如此,能学得其中精髓者,已是不出世的高人。

    所以,六壬术,又被称为“人”。

    ……

    “天”“地”“人”三种术法之中,太乙神数,已经近乎失传,奇门遁甲因为涉猎较广,流传甚广,但不同教派所学的,也有所不同,民间多半杂乱,不成章法。

    六壬术,算是比较有传承性的,但其中也只以“小六壬术”为诸多人知晓,而“大六壬术”也近乎失传。

    天地之间,占卜预测类的术法繁多,除去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六壬术以外,还有梅花易数、紫微斗数、四柱算经、六爻、周易文王六十四卦等……

    其中,太乙神数、奇门遁甲、六壬术被誉为最高层次的预测学。

    ……

    而这当中,百术之首,汇聚出道门七十二阵法。

    要知道,阵法之威,乃借助天时、地利、人和,以天道自然之力,汇星辰日月之威,变幻万千,屠戮九天。

    所以,古时能设阵法之人,皆乃世间惊才艳艳之辈,熟知天文、地理、星象等。

    这也是为什么武侯诸葛孔明,闻名于世的原因,即便他没有任何其他方面的功绩,单凭“八阵图”的设立,已经足以惊震世人千年。

    古诗有云: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道门七十二阵法,据传乃是“三清四御”所创,为道门神术之中,最为强大的秘技,其地位,更在“道门三十六神技”之上。

    传说,天地鸿蒙,宇宙之初,天道衍化人身,为“太上老君”。

    后来,太上老君一气化三清,分玉清、太清、上清,为元始天尊、道德天尊、灵宝天尊。

    三人皆乃太上老君所化,元始天尊,代表了天道的力量,道德天尊,代表了天道的思哲,灵宝天尊,代表天道的精神。

    三者合一,尊为“太上”。

    所以,自古以来,便有“太上一气化三清”的说法。

    再简单点说,就如同一个人,将其分为三部分:一种是他的身体、一种为他的思想,一种为他的精神。

    三者合一,才能称之为一个人。

    许多人误认为“道德天尊”就是太上老君,这是不正确的说法。

    道德天尊,只代表了天道的思想,并非完全等同于太上老君。

    就如同,你这个人,包含了你的脑子,但不能说,你的脑子,就是你完整的全部。

    而民间广为流传的所谓鸿钧、通天、陆压等人物,皆乃后世小说之中杜撰,非道门典籍之中所承认。

    ……

    四御,乃三清之下,最强四位道门天尊。

    又被称为“四辅”,其意,乃是辅助三清,协管万界之事。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