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秃鹫小队输掉的原因很简单。 那就是战士的配合。 蒋华生确实是一名非常厉害的指挥。 他的丰富经验,让秃鹫小队从一开始就避免了噩梦小队的强大火力点。 可以说,若不是因为a组的反应迅速,此时减员的,恐怕就是噩梦小队了。 秃鹫小队的狙击手,在一击不成的情况下,被蒋华生安排进行换位置。 但偏偏就是因为这个换位置,导致他们后续的行动,全部都被噩梦小队猜透。 噩梦小队优先获得战机后。 他们的所作所为是什么? a组担任诱饵,b组负责收割。 从这里开始,噩梦小队就已经领先了秃鹫小队。 秃鹫小队是靠蒋华生的指挥引导,而噩梦小队,则是直接让战士们通过沟通交流,寻找战机。 噩梦小队,在战场的反馈上,已经比秃鹫小队快了不止一步。 真正的战场上,一步,就很有可能是一条活生生的性命。 如果蒋华生没有怀疑自己,一直坚信他们能够获胜的话,那秃鹫小队在行动上兴许能够赶上噩梦小队。 那时,两队还有一战之力。 只可惜,蒋华生最终,还是任由怀疑把自己击倒。 这一点,可能就是中年人的遗憾了吧。 他们的稳健,让他们失去了往日的自信。 反观噩梦小队的战士们,他们非常清楚自己的行为,将会带来怎么样的后果。 他们引以为傲的,就是他们的个人能力。 举个例子,我只要拿着枪,提前一步把你探头的这个点位架死,那我就一定能够在你出现的时候把你弄死。 如果是习惯了稳健的话,他会去思考,我虽然先架住了这个点位,但对方会不会丢颗手雷出来,等我躲开后,又会怎么样? 一步想一步,一步又一步。 这种瞻前顾后的想法,非常的稳健。 但这种打法,不适合年轻人。 既然我有实力,那我就大胆的尝试自己的极限。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