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元昊求和,赵昕习箭-《大宋皇家发行商》


    第(2/3)页

    当然史书中的表述为“元昊自名曩霄,遣人来纳款,称夏国。”

    是不是很好奇,明明宋夏战争中,西夏屡战屡胜,为什么要主动求和。

    长时间的战事,连宋朝这样号称中国最富裕的王朝尚且财政空虚,元昊发动战争,更是将西夏汉蕃各部最后一滴血榨干。

    西夏国内同样不安稳,恰逢连年大旱,本来还能够从宋朝哪里抢一些粮食来,借此弥合国内矛盾。

    谁料范仲淹广建碉堡,即便是打下碉堡,也要崩掉牙齿,有些时候宋人还把碉堡粮食给烧了,更是得不偿失。

    蕃礼,死了之后老婆都是别人的,与其和宋朝武装到牙齿的碉堡死磕,不如推翻这个喜欢四处开战的天子。所以西夏国内起义频发,后院着火,西夏自然主动请和了。

    西夏主动请和,赵祯当然没有第一时间答应,却借机将范仲淹,韩琦,夏竦等一干能臣召回。开始为改革做进一步的准备。

    以上,便是当下***势。大宋立国以来,重文轻武,哪怕是文官比武将的职位低几级,出去同样凌驾于武将之上。

    眼下西夏战事惨淡,赵祯痛恨大宋武风不振,遂锐意加强武备。

    而作为准太子的赵昕,自然是早早得到消息,开始了射御之道的修炼,据曹皇后暗示,到时候可能还需要他展示一番。

    教赵昕射箭之人,是宫中弓箭班的人,赵昕只知道他姓秦,平日都是唤他秦班长的,八尺男儿,双手过膝,面容尤为刚毅。

    这里的班长可不是后世学校里面的班长,北宋时,负责保卫皇城安全与维护,有三个不同的机构,分别是诸班直,皇城司,三衙。

    后面两个日后再说,先说这诸班直。《兵志》记载:“禁兵者,天子之卫兵也,殿前,侍卫二司总之。其最亲近扈从者,号诸班直。”简单来说,就是皇帝的贴身禁卫军。

    诸班直一共二十四班,各班人数大概在千人左右,弓箭班是其中之一,统属于殿前司,是北宋宫廷禁卫军的主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