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秦川,别毁了摇滚乐-《我的盛世文娱》


    第(2/3)页

    据这三支乐队声称,他们的出场费翻了好几倍,每个月的收入,已经达到了以往的十几倍。

    不得不说,秦川创造了一个《乐夏》的奇迹。”

    ——《华夏娱乐周刊》

    各大媒体对《乐队的夏天》都是各种夸赞,各种吹捧。

    谁让,现在读者们最爱看这些内容呢。

    要问这个月,最热门的话题,最流行的文化,非《乐夏》莫属。

    不过,总有一些媒体,喜欢另辟蹊径。

    想要弄些负面报道,想要博眼球,提高销量。

    尤其是一些八卦小报,就更是喜欢这样做,语不惊人死不休。

    “《乐队的夏天》真的好吗?

    来自本报对资深乐迷的采访,他们对此纷纷表示不认同。

    资深乐迷们认为,《乐夏》是对小众音乐的亵渎。

    独立音乐和商业流行,本就不兼容。

    为何要强行把小众乐队搬上电视荧幕?

    如果独立乐队们,都去随主流了,那还叫小众音乐吗?

    乐队的音乐调性,乐队的逼格,还会存在吗?”

    ——《都市娱乐新闻报》

    “摇滚乐天生就带有批判精神,本身就和主流文化相冲突。

    如果让摇滚乐,都和流行歌手一样,去迎合大众,那摇滚精神何在?——特约评论员,王xx”

    ——《娱乐先锋情报周刊》

    “摇滚乐注定是属于地下的,这才是摇滚乐精神内核的源头。

    到了电视上,一味地迎合大众流行,摇滚已经变味儿了。——乐评人周xx”

    ——《娱乐最前线·日报》

    这些八卦小报,竭尽所能去唱反调。

    别说,还真迎合了部分保守乐迷的喜好。

    于是,这些人也开始在qq群,和微博上,纷纷讨论开了。

    “就是啊,摇滚乐就应该是underground    (地下)啊。

    到了电视上,乐队们最屌的歌都不能播,还比个锤子啊?”

    “知道最过分的事情是什么吗?

    自从《乐队的夏天》开播后,酒吧和live    house的价格都上涨了很多。

    以前去听个乐队现场,平均一个人也就几十块钱,足够了。

    现在,居然要一两百了。”

    “没错,我这的live    house,人均消费已经涨到了150了。

    真正的乐迷没钱去欣赏,一帮土鳖上杆子去凑热闹。

    这乐队现场,不听也罢。”

    “这算什么,下个月的音乐节,我都不打算去了。

    以前音乐节,票价就几十块钱。

    最后一天压轴的乐队场子,也不过一百出头点。

    可是现在,我这二线城市的音乐节,都敢开价一百起步了。

    这是什么世道啊?抢钱吗?”

    “贫穷如我,只能被劝退了。

    以后什么live    house,什么音乐节都和我无缘了。

    《乐队的夏天》,让摇滚已经不再纯粹了。”

    “话说那些电视观众们就知道跟风,他们懂什么摇滚乐?

    好好的乐队文化,非要媚俗,摇滚乐要被《乐队的夏天》带坏了。”

    这样的讨论和留言,不止出现在一个qq群内。

    也出现在很多保守的乐迷微博上。

    甚至不少乐评人,也加入了这个吹冷风的队伍。

    他们在微博,纷纷发出了自己博眼球的声音。

    【《乐队的夏天》不尴尬吗?乐队拼命想跟流行划界限,节目组却拼命造流量。@[乐队的夏天]】

    ——专业乐评人,荔城音乐广播dj,周文墨。

    【《乐队的夏天》也太不专业了,不同的音乐风格放在一起比赛合适吗?

    秦川作为音乐人,难道这点都不懂?

    这即使侮辱了摇滚,也侮辱了其它音乐风格。@[乐队的夏天]】

    ——专业乐评人,《华夏流行音乐周刊》特邀评论员。

    原来如同王大志一样狭隘的乐评人,还不止一个两个。

    这些人为了博眼球,为了微博涨粉,皆是语出惊人。

    俨然一副正义的化身,打着为乐队和摇滚乐正本清源的名头,抨击《乐队的夏天》。

    本来就很保守的部分乐迷,被这些人带节奏,纷纷开始黑起了《乐夏》节目。

    而且,还跑到《乐队的夏天》官方微博下面乱喷,留言谩骂攻击。

    这股歪风邪气愈演愈烈,大有一股想把《乐夏》给喊停播的势头。

    甚至,有些不入流的乐队,都开始加入这个队伍。
    第(2/3)页